第1306章 工程师都喜欢(2/2)
代工生产飞机零部件,做到更多品类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后,才能谈这个项目。
至于说现在嘛——
“我建议做部分人事调整。”
李学武一开口,吓了孔晓博和白光明一跳,怕是秘书长一怒换了他们两个。
不要怪孔晓博胆子小,这个时代,红星厂的干部职工硬气的很,是因为他们没苦过。
冰飞厂可是经过了彻底的变革,孔晓博两人那是经历了多少磨难活下来的。
现在有了大树好乘凉,可有风吹草动,还是会引起他们的心悸。
孔晓博也知道李学武不满意他的脊梁骨弯,腿软,可要换了他就……
“上官琪对飞行器工业有一定的研究,对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经验。”
李学武并没有理会孔晓博和白光明两人的色变,对董文学直言道:“补她担任副总工吧,负责技术的安全与管理。”
听见他这么说,孔晓博和白光明对视了一眼,两人的脸色涨红。
这是不信任他们了。
从701项目团队来京后,上官琪就已经跟他们不是一条心了。
都说她靠上了李学武这棵大树,现在更是无人机项目的负责人,未来前途光明。
现在看来,她的前途确实光明。
作为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她的工资本来就不低,在厂里又享受特殊人才待遇。
更让两人顾忌的是,有传言上官琪经常去李学武的办公室讲课。
没错,秘书长的办公室房门常开着,谁都能看得见里面发生了什么。
上官琪经常会去李学武的办公室讲授飞行器的相关技术,也有大学的相关知识。
李学武身为秘书长,依然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毅力,机关里传的很快。
当然,也有人说两人是在苟且,但更多人保持怀疑的态度,毕竟光明正大看得见。
现在李学武安排上官琪进入到飞行器公司担任副总工,还是负责技术安全与管理,意义不用掩饰和解释,就是对他们的不满和监督。
董文学理解李学武的意思,微微点头,并没有在这里谈这个问题。
他看向孔晓博和白光明强调道:“还是要做消防、客运这方面的生产探索。”
“数控研究所那边有了新的进展,相关的技术落地和机床的生产很快就会传来消息。”
“应该是已经落地了。”
李学武插话提醒道:“奉城机械厂正在秘密试制,我这边还没有收到消息,但——”
他的话没说完,可几人都已经了解了。
红星钢铁集团正在全面推进办公制度的落实,办公制度里也包含了保密制度。
机要科在李学武的指导和建设下,加强和完善了制度上的规划和管理。
一些必要的技术和通讯通过电讯、电话、书信、机要秘书等形式进行保密管理。
保卫组保密科也在对这条线进行监督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当大案子办的。
数控技术的突破不能没有理由的,圣塔雅集团和三禾株式会社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集团这边的要求是两年内密而不发,不见报,不宣传,先布局工业生产。
两年的时间里,要把集团所有机加工厂和零部件生产集群建设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保密,消息保密。
孔晓博和白光明能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也稍稍安定了许多。
如果李学武不信任他们,是不会跟他们讲这些的。
“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董文学没有多说,看了两人一眼,便带着李学武起身离开了。
能跟两人讲的已经讲清楚了,还用再说什么。
站直了,大声说不。
而不是跪在地上说不要、不要。
——
数控技术确实有了新突破,这得力于圣塔雅集团的支持和帮助。
该说不说,法国人做事也有靠谱的时候,怕形势多变,影响了合作的进程,香塔尔第一时间便组织人员将技术带了过来。
数控技术研究所那边很快做了接收和了解,同三禾株式会社提供的数控技术做了对比和研究,结合奉城一机厂原有的底子,技术落地相当快。
其实就差临门一脚了,现在圣塔雅集团和三禾株式会社一起给了两脚,直接踢进了门。
集团总工夏中全组织技术部门和科研所召开工作会,李学武陪同李怀德参加了会议。
会议做了保密要求,除了相关人员之外,没人知道会上讨论了什么。
但会议一结束,销售总公司便启动了早就做好的销售方案。
关于红星羚羊汽车,通知所有销售分公司和经销企业,各联合单位,全面降价清库存。
全系列、全规格,通通降价500元。
动作如此之大,降幅如此之狠,打的市场上同品类汽车叫苦连天。
红星羚羊吉普车本来的价格就不高,现在又降了500块钱,真是要砸盘子了。
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京汽212,原本采购量就出现了下滑,现在更是下滑的厉害。
企业用户、机关单位的采购还是更倾向于功能丰富的红星羚羊汽车。
尤其是对应的几种款式,更符合市场需要。
现在又来降价这一手,京汽都要发飙了。
当然了,他们没有发飙,发颤倒是真的。
年前红星厂这边就已经宣布,羚羊二代的发动机已经研发成功。
现在要降价清库存,还用猜为什么
一定是羚羊二代完成了研发和试车,准备上线生产了。
能作为布局市场的关键二代产品,红星厂这一次拿出来的一定是诚意之作。
一代羚羊都打疼了212,现在搞二代羚羊,怕不是真瞄准了212往死了捶啊。
二代羚羊上线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单品类技术的提升和发展。
几乎系统内都听说了的,李怀德最为重视技术的发展,这几年没少砸钱。
现在汽车工业有了消息,那其他工业呢
红星钢铁集团联合京城二汽兼并了不少京汽抛出来的零部件加工厂,准备联合资本,整合资源在京城做汽车零部件生产公司。
底气就是数控技术的突破,结合现在正建设施工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仓库,未来要在华北地区将汽车零部件做到惨绝人寰的低价。
这招叫砍手剁脚,在产品端竞争,在零部件一端也要围追堵截,彻底废掉现有汽车加工大厂的零部件生产意愿,全面推进汽车工业的变革。
要遵照红星厂的生产标准,将汽车组装生产做到比生产自行车一样容易。
零部件供应链端做低价,减少了生产成本,也给产品端价格战做出了空间。
李学武在随后的工作通报中做了要求,加速构建汽车零部件供应中心的建设,加速推进各机械零部件的仓库式经营准备。
京汽副总在某次私下里场合形容红星厂的这一动作为丧心病狂,不讲武德。
商业竞争,哪里容许一点善良,对竞争对手的善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
“秘书长,您找我。”上官琪敲了敲办公室房门,见李学武正在工作,轻声打了招呼。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她,招手道:“来,我刚还跟夏总问你来着,跟人事谈过了”
“是,刚刚谈完。”上官琪点头,走到办公桌前迟疑道:“组织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去飞行器公司任职。”
“嗯,这是我的建议。”李学武点头,抬手指了指对面示意她坐,“飞行器公司那边出了点问题,我第一个想到了你。”
他站起身,拿了桌上的茶杯走到茶柜旁续了热水。
“我跟孔晓博和白光明同志已经谈过了,他们也欢迎你到飞行器公司去工作。”
“那无人机的项目呢”上官琪微微蹙眉,看着走回来的李学武,问:“我要把项目同谁做交接吗”
“不,不需要交接,你要辛苦了呀。”李学武走回到座位上看了她,微笑着问道:“不会说我为难你吧”
“没、没有——”上官琪挂着的心终于落了下去,目光有些好奇地看着他,“我没明白,我去飞行器公司是……”
“嗯,这也是我今天找你来的目的啊。”李学武长出了一口气,坐下后讲道:“有人往飞行器公司去考察技术,想要带走一些数据。”
“这——”上官琪迟疑地问,“是什么人”
心中虽然有所猜测,但她还是想问清楚。
其实也不用问,能到飞行器公司看现场,问技术,要数据的,又怎么可能是普通人呢。
李学武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仔细打量了她,缓缓点头说道:“管委会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人负责技术的安全与管理工作。”
“所以,您就推荐了我”这倒是让上官琪很惊讶,“为什么是我”
确实,她的工作阅历并不丰富,也少有安全管理经验,现在让她去飞行器公司,实在是有些突然。
“为什么不能是你”李学武被她的问题逗的一笑,淡淡地说道:“我们并不需要一个保卫干部去做这个工作。”
“这样针对性太强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李学武说,“同样的,我们需要一个懂技术的人。”
“当然,这些都只是选择条件。”
他表情逐渐认真了起来,顿了一下,这才又继续讲道:“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上官琪同志,我们能信任你吗”
“我——”面对李学武的问题,上官琪迟疑了,“我不确定。”
“那就讲讲,你还有哪些疑问。”李学武并没有不满她的迟疑,很理解地点点头,“大胆地说,既然是我推荐的你,就有责任解答你的所有疑问。”
“对不起,秘书长。”上官琪犹豫了。
“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还是对自己的出身缺乏信心”李学武的目光似乎能窥探到她的内心,一语中的。
“真的没有问题吗”上官琪看着他说,“会不会给您带来麻烦,毕竟我——”
“我知道了。”李学武点点头,“我跟保卫组王小琴组长沟通过了,你可以去跟她谈谈,关于保密工作如何做。”
“还有,这里是红星钢铁集团,你是集团的干部,你要确定这一点。”
李学武并没有太严肃,但语气足够认真地讲道:“只有你认同了现在的身份,才能确立对接下来工作的信心。”
“聊点轻松的吧。”他并没有给上官琪讲工作要求,这对于高材生来说不是问题,具体的业务还是要干中学。
“最近过得怎么样”李学武微笑着问道:“买房买车了”
“机关里还真是藏不住事啊。”上官琪微微摇头,感慨道:“没想到这些事都传到您这来了。”
“呵呵,这就是工作的复杂性。”
李学武见王露出现在了门口,点头道:“怎么了”
“官所长好。”王露同上官琪打了招呼,这才来到李学武办公桌边轻声汇报道:“从港城发来的第二批医疗器械到津门港码头了。”
“好,好事。”李学武点点头,看了她递过来的材料示意了上官琪问道:“你们两个认识吗”
“是,今年年初认识的。”上官琪看向王露点头一笑,回应道:“最近接触比较多。”
“呵呵——”最近接触比较多的原因是因为他,上官琪经常来给他补课。
“跟后勤和医疗管理局说一下,尽快接收,尽快安装调试。”他看了眼办公桌上的台历,道:“时间还是很紧的。”
“我这就去通知。”王露点点头,应声过后同上官琪示意后便转身离开了。
“领导,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上官琪起身,“那我就回去了。”
“多适应,多学习,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工作的。”李学武站起身送了她,“安全工作贵在用心,用人。”
走到门口,他看着上官琪点点头,道:“期待你接下来的工作表现。”
“您这么一说我压力更大了——”上官琪笑了笑,摆手下了楼。
如果没有李学武的护持,就这买车买房的消息都能要了她的命,即便这些都是凭借工资和待遇正常得到的。
正常得到的又怎么了,一句小资就能击垮她,这个时代是不讲道理的。
——
上官琪一家都在研究所工作,凭借身份能获得一定的购房补贴,再加上一些积蓄和工资,买房还是很轻松的。
买车这件事之所以引起了讨论,跟车本身也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红星厂职工购买汽车的,她还是第一个。
不是羚羊汽车,而是双子座,钢城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主要供应出口贸易的双人座汽车。
在京城的两处汽车品牌示范店里,已经就双子座汽车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只是购买的人不多。
三千块钱的价格很尴尬,双子座的车型也很尴尬,有条件的不用买车,没条件的还买不起车。
这年月一级工工资也才32块钱,不吃不喝将近七年多才能买得起一台双子座。
一辈子也不敢想的事。
但对于6级工程师的上官琪来说,154块钱每月的工资,在单身的情况下,完全支撑得起这种消费。
更何况家里几口人都是工程师,光每个月的工资就近千,被嫉妒还真的很正常。
李学武为什么要护持她
就连李怀德对上官一家都很礼貌照顾,千金买马骨,这一家人就是红星钢铁集团对人才重视的标杆啊。
上官一家拿出颠沛流离条件下最后一点积蓄,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买房子,这是什么意义
定居,把身家都托付在了红星厂,不应该照顾吗
购买红星厂的房子,购买红星厂的车子,全家在这里上班,还有谁比得上上官一家具有代表性和宣传性
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等上面对人才的口风调转后,这一家挨个儿都要上报纸进行宣传。
吸引人才落户,不能仅仅依靠形势逼迫,也不能以利益和福利诱惑,应该是志同道合,相互吸引。
上官琪买房买车这件事,李学武在谈话的最后提起,就是为了给她撑腰,给她壮胆。
不怕工程师们消费,不怕他们购买厂里的商品,更不怕他们在工业区安家落户。
双子座汽车在当前的市场上并不受众,但精巧的设计和简约时髦的风格一定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未来大城市的年轻人一定会被其吸引,最先使用和风靡的群体一定会形成刻板印象,成为它的代言人。
就像现在,双子座汽车在红星厂就有了工程师喜欢乘用的印象,谁又不想自己成为工程师呢。
后世沃尔沃做的中产宣传不是没有道理的,律师和医生有价格优惠,他们能不喜欢嘛。
有的时候坏事也能变好事,既然机关里对上官琪买车这件事引起了讨论,那就利用这次讨论。
贸易管理中心正组织各地分公司展销双子座,正可以确定这一宣传的关键:工程师喜欢的汽车。
这宣传没有一点水分。
有人说机关里的人都得长八百个心眼子,可就算你长了八千个心眼子,能防备所有的有心算计吗
这事正着走他利用你,反着走他也能利用你。
只要他想算计你,你就算是死了,那也能被他利用。
当然了,李学武做事还是很有底线的,对上官琪的苦恼虽然做了宣传上的利用,可也是一种保护。
扭转话题,将关注度转移到正面讨论上来,她的问题也就都正面了。
一件事,由李学武做出来,必然要得到几个结果才行,不然他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吗
早让人算计下去了。
——
ps:回到津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