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四合院:做大做强何雨柱 > 第53章 珍宝拍卖

第53章 珍宝拍卖(1/2)

目录

1966年的香江,阳光透过高楼大厦的缝隙洒在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咸咸的海风。何雨柱带着一批极为珍贵的瓷器、玉石和翡翠来到香江。这批珍宝中,有许多是清朝宫廷御用的稀世珍品,每一件都堪称无价之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这件瓷器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绝伦,堪称艺术品中的极品。此外,还有一件清康熙珐琅彩缠枝莲纹碗,其釉色温润如玉,色彩鲜艳夺目,也是极为罕见的珍品。这些珍宝的出现,无疑为香江的收藏界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撼。

娄父在香江人脉极广,他动用了自己多年来在香江华人圈积累的关系网,联系了众多香江的名流。这些名流包括香港本地的工商界巨头、金融界精英,以及一些国际知名的收藏家。其中,有几位特别值得关注的人物:香港着名收藏家林先生,他曾在1965年以高价拍得一件清乾隆粉彩葫芦瓶;还有国际知名的艺术品鉴赏家约翰逊先生,他是苏富比中国陶瓷及艺术品部的资深顾问;以及香江金融界的大亨黄先生,他对艺术品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娄父的精心安排下,何雨柱带着这批珍贵的财货,与香江的名流们进行了一场私人拍卖会。拍卖会的地点选在了香江一栋豪华的别墅内,现场布置得极为精致,灯光柔和,气氛庄重。拍卖会的邀请函早在一周前就发到了各位名流手中,消息一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收藏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亲眼见到如此多的珍稀文物,实属不易。

拍卖会正式开始,娄父首先介绍了何雨柱带来的这批珍宝。他详细地讲解了每一件珍宝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现场的名流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当娄父提到那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时,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林先生率先出价:“这件转心瓶,我出价15万美元。”他的声音刚落,约翰逊先生便接话道:“17.5万美元。”黄先生也不甘示弱:“我出20万美元。”现场的竞价声此起彼伏,气氛愈发热烈。

“25万美元!”林先生再次加价。

“30万美元!”约翰逊先生紧追不舍。

“35万美元!”黄先生也不示弱。

“40万美元!”林先生咬了咬牙。

“50万美元!”约翰逊先生直接将价格抬高了10万美元,现场一片哗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