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明朝的三大弊病!(2/2)
这岂不是儿戏,一群阉宦,一群太监,常年在宫中唯唯诺诺,他们哪里知道什么叫战争?
一群连大丈夫都称不上的人,你指望他能在战场上硬气起来?
他们这些人,早已经习惯察言观色,稍微有点权就会颐气指使。
一群外行,把明军搞的乌烟瘴气那是必然。
对此,刘禅是微微摇头,他知道朱祁镇是怎么想的,就是想要阉宦牢牢抓住兵权嘛。
但他的手段,实在是太低级,太漏洞百出了!
刘禅平息了一下,随后再度看向于谦:
“爱卿接着说。”
“朕听着。”
于谦点点头,刚才看皇帝脸色,分明就是气到了。
只是不知道,是被自己气到了,还是被那些阉宦气到了。
“陛下,这弊病症结之二,就是军饷。”
“臣查验过这些年兵部的军费账册,兵部下发给各地军中的饷银,都是足兵足饷的。”
“但这饷银最后落到我大明军士手中,可能就只有七成八成。”
“这还是情况好的。”
“有的军中,甚至能被抠扣五成的饷银!”
“这就是军中一直盛传的喝兵血!”
“将士们浴血搏杀,每次上战场,都可以说是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打仗!”
“一个不小心,就会人头落地,战死沙场。”
“这种情况下,如果连将士们视作命根子的饷银都发不齐全。”
“那还能拿什么指望他们拼死作战呢?”
“如此,我大明朝军务废弛,战力颓废,已是必然!”
听得于谦所言,刘禅更是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你朱家人要别人去卖命,总得给点好处吧!
要是连最基本的饷银都被抠扣,那人家凭什么给你卖命。
这是实打实的道理。
刘禅想着,却见于谦停顿,似在等候自己发话,刘禅抬抬手,示意他继续讲。
“咳咳!”
“陛下,这痹政之三,便是亲政以来我大明朝国策偏转。”
“昔日太宗宣宗时期,我大明朝对北方草原的态度,是主动出击,打强扶弱!”
“以此来维持草原平衡,从而达到我防御大明北境的目的。”
“但陛下亲政之后,我大明国策发生偏转,从主动出击变成尽力笼络。”
“而笼络之法,便是允许草原部族向我大明朝贡!”
于谦说着。
“嗯,爱卿,你此言朕有些不解。”
“主动出击废弛,朕知道是错的。”
“但这朝贡,又有何问题?”
刘禅问道,朝贡这一点,他还真不清楚。
因为大汉也是施行朝贡政策,并借此向各蛮夷部族展现大国气象,大国天威。
“陛下明鉴。”
“朝贡本没有错,这的确能彰显我大明天朝上国之气象!”
“但正是因为要维持这种所谓的气象,却反而被其连累。”
“以至于,我大明对待小国朝贡,往往都是薄来厚往。”
“不求小国能给大明朝送上多少东西,但他们既然来了,我大明朝的回礼,就一定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