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院中的问候(2/2)
强忍伤痛,吴大宝迅速行动,把自行车和放映设备拉上岸边。检查后发现,放映器壳体上有个巨大的凹陷。
面对受损的设备,吴大宝陷入了深深的沮丧之中。
他尝试挽救损坏的情况,最终不得不将放映器和其他受损部件搬到村中寻求帮助。
消息传回厂子,上级领导听说吴大宝不仅摔坏了唯一的放映机,还毁掉了数个价值高昂的胶卷,决定对其进行纪律处分。
考虑到损失的巨大,即使吴大宝并无明显不当动机,这次的疏忽仍然需要付出代价。因此,他被调到了工厂的卫生部,负责打扫街道,同时面临经济处罚。
与此同时,李高峰在顺利完成山货的收集中赢得了当地人的赞赏,并迅速完成了未来三个月的任务。
不久后,当工厂广播了对吴大宝的惩罚措施时,李高峰淡然微笑,心想这正是对那些企图不轨之人的警告。
而对于同事们的种种反应,特别是那些平时看不顺眼的老对手如傻柱等人的嘲笑和幸灾乐祸,李高峰保持着冷静的态度。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诚实与勤奋得到了回报,恶意与不正当手段则自食其果。
“哟,老张,出院啦?”门一开,邻居小王立即招呼着。
“是啊,小王,你这不是也做饭准备忙活了?”李东洋笑了笑,回应道。
一边和左邻右舍寒暄,一边缓缓迈进了自家的门槛。
“阿芳,快来帮我把雄黄粉拿来,记得撒在屋子四周,”李东洋进了屋,语气中透着些不安。他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仿佛哪里有条毒蛇在悄悄潜伏,让他不由自主想起了前不久的不幸遭遇。
“早就撒好了,您看看是不是。”隔壁的李婶儿张彩芳正在厨房忙碌,回应道。
“都撒好了,真好!”李东洋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一家人吃过晚饭,正准备歇息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是谁啊!”李东洋边问边走到门前,打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个小姑娘,“李大爷,看见我哥哥了吗?”她的声音里带有一丝焦急。
“是月月呀!出了啥事儿,石头没回来?”李东洋有些意外。
天色已晚,按理说石大柱应该早该归家了。“是不是到哪个家里帮忙做饭去了?”李东洋心想,村里只要有喜丧大事,总是石大柱的身影最常见,他厨艺好,远近闻名。
“他没在家,钥匙在屋内,我现在根本没法进去吃饭,真是着急。”今天星期六,周月回来度周末。
周月读的中学离家中很远,往返不便,她平日住在学校。在初高中的这几年,与哥哥相见甚少,以至于亲情淡漠。再加上之后石大柱对未嫁妻陈玉梅的痴迷,对周月的态度冷若冰霜,几乎只给生活费用,不再过问她的一切。直至周月即将成家之时,因石大柱为了帮助陈玉梅脱罪,竟将周月的婚事置于险境,导致她彻底对哥哥产生了憎恶之情。自嫁人后,周月再没回来探望过石大柱。
但在1958年的此刻,周月心中仍存着对哥哥的深厚情感。毕竟在陈玉梅到来之前,石大柱对待周月还算不错,例如高中时赠与她一辆自行车的事例,就足以见证其过去的关爱心意。
然而,自从与陈玉梅结缘后,石大柱的心境大变,将全部精力投注在其妻身上,忽略了周围的人。于是,当今晚迟迟未归的石大柱不在时,既没有提前留纸条告知外出原因,更让周月感到不安。加上房屋被锁,饥饿难耐的她更加担忧起来。
“我马上帮你找找,你安心等着,或许你哥哥在外面忙呢,耽误了回家的时间,”李东洋安慰道。
“谢谢李大爷!”周月感激不尽。
李东洋在院里人缘极佳,每逢邻居遇到困难,他总会伸出援手,不遗余力地帮忙,如搭搭手、讲几句公道的话等,不求回报,仅求一份好名声,这亦成为了他在庭院中稳坐老大的资本之一,令同龄人如刘海洋和颜福顺难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