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粤南西贡(2/2)
她手指轻轻画圈,首先在湄公河出海口的位置划下一笔,又一划在富国岛所在的海域。
「——湄公河三角洲是高棉的粮仓和水路核心,富国岛则是海军要地,也是他们南方唯一的离岛屏障。既然他敢越境,那这些地方……我们就收来当利息。」
「还有……」她微微一笑,嘴角带着某种居高临下的冷傲,「既然高棉军喊『诛明逆』,那我们也要给这场战争一个名字。」
「——就叫做『伐吴哥』。」
梁拜明望着那地图上新画的两个圈,忽觉背脊发凉。他知道,琼州的椰林阳光再灿烂,也遮不住战火将燃的光芒。这将是明军征南以来最遥远的一役,也将是决定中南半岛格局的战争。
大堂之上,天光透过檐下檀香木窗格,斜斜照在军报与地图交错堆叠的案几上。
方梦华穿着一袭深青色官袍,双手负后立于舆图之前,面前又立着四位悍将:兵务大臣石生,第二十师师长熊志宁,第二十一师师长廖公昭,第二十二师师长黄昊。他们身上未褪硝烟之气,神情却因即将奉命出征而昂然激越。
「这次,」方梦华轻声开口,语气却似雷霆初启,「不是打交趾。」
她抬手一指舆图南端,那条贯穿整个中南半岛的蜿蜒巨流——湄公河流域。
「——是去敲打一个不该插手这场战争的第三者。」
「高棉?」石生眼神一凛。
「苏耶跋摩二世既然选择站在万俟卨和蜀宋那帮没落书生那一边,那他就得准备清楚,明国不是什么风中残烛的偏安王朝。」方梦华微微一笑,眼神寒冽如刀。「既然他觉得蜀宋是宗主,那我们就让他明白,大明跟蜀宋,谁是大小王。」
三位师长齐声抱拳:「末将誓斩战象十万,烧尽吴哥王庭,让真臘子民称金陵为天朝!」
「好。」方梦华点头,声音如沉钟,「记住——我们不是为扩张领土而战,而是为天下秩序而战。让他们知道,南海以北,炎黄苗裔自立不屈;南海以南,敢逆风翻浪者,也要付出代价!」
三将告退,殿中只剩她一人。方梦华背对堂门,沉吟片刻,却低声道:「来人,传杜倚兰。」
不多时,杜倚兰缓步而入。她不再是当初那位被俘后强作矜持的临朝太后,而是如今被安置于琼州、重得自由的贵妇人,眼中多了沉静,少了怨毒。
「听说你弟弟杜英武这几日状况稳定,」方梦华开口,「可喜可贺。」
杜倚兰低首致谢:「多谢主上宽仁,倚兰与小儿李阳焕,皆安。」
「妳想复国吗?」
这句突如其来的问话,令杜倚兰惊得抬头,面上泛出掩不住的慌张与疑惧,连声道:「不敢、不敢!倚兰素蒙主上恩宠,不敢妄有非分之想……」
「本座不是问妳敢不敢,本座是问妳想不想。」
杜倚兰语塞,只觉心跳如鼓。
方梦华淡然一笑:「妳应该知道,交州大明是收定了,这是本座作为大明之主的责任。但同时本座也知道,交趾芒族骨子里向来自负、偏爱本土王朝,哪怕服输,也难断念。本座若强行灌以汉制,必定反复动荡,将来代价更高。」
「所以,本座另开一条路。」她走到杜倚兰跟前,语气平和却坚定:「本座准妳们芒族的顽固旧势力,另立一国,自成一体。不是藩,不是郡,而是王国。」
杜倚兰愕然:「……主上说笑了。」
「本座从不拿战略开玩笑。」方梦华一字一句地说,「我们会从交趾移出那些不愿归化的旧民、士族余党,迁往占城国之南的湄公河口建立一个新国。当地原本是水真腊人的地盘,种地不会,打仗不灵,是最好切入的突破口。我们会为妳筑一座坚固的城池,命名西贡,作为妳的王都。」
她从案上拿起一幅绘制中的地图,展开给杜倚兰看,指着那片肥沃三角洲说道:「这里,水网纵横、土地肥沃,和交趾本土差不多,若治理得当,十年后可有千艘渔舟、万顷良田。妳就是『粤南国』的国主。」
「粤……南……」杜倚兰喃喃复诵。
「交趾是前唐岭南道一角,乃粤地。而这地又在粤地之南,称『粤南』合情合理。李阳焕既是妳独子,可为太子、储君,一切依妳母子之意,不必再藏头露尾称摄政、临朝。」
「当然,」方梦华忽然目光一凝,话锋陡转,「妳能不能在这新国立足、能不能抗衡周边的高棉、占婆、真腊,甚至能不能吸引那批散落南洋的交趾余裔归心——全看妳的本事。若是撑不起,那再一次亡国,与本座无关。」
杜倚兰久久未语,眼神却不再是昔日的臣虚卑惧,而是粤南女王的清冷与骄傲重现。
「倚兰……多谢主上成全。」
「不必多礼,」方梦华缓缓转身,声音如风轻语,「大明不怕敌人多,就怕敌人不光明正大。妳若能建一个强盛的粤南国,倒也替本座在南海之滨,多添一面屏障。」
「从今往后——你我之间,朝贡可谈、援兵可议,但天下之主,只有我大明。」她笑了笑,「明白吗,杜女王?」
杜倚兰拱手低首,低声道:「粤南,谨受封命。」
窗外,椰林摇曳,海风中仿若已听见了新国崛起的号角。而在中南半岛的战图上,又多出了一抹变数,与大明帝国的边疆,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