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年代:发家从五亩水洼地开始 > 第234章 你才是哑巴

第234章 你才是哑巴(2/2)

目录

张鹏因美色失神几秒,“哦,这是陶然醉,乃菊中精品,一盆要价2块钱,它呀,花色艳丽,花形似---”

另一边,野集出入口,沈青将刚买的秋梨、芝麻酥糖,放进藤篓内,便蹬动了车轮。

路过土丘时,又遇见刘小卫等人。

一人背着小半袋煤灰,表示要去南边,和点泥和水,挤成煤球,晒干后再卖钱。

沈青向东来到人民路,再转向北边,他并未一股劲骑到头,蹬到一半,拐进了一家饺子馆。

点了一盘饺子、一碟卤花生,和一瓶汽水。

饺子,是槐花猪肉馅的,咸香有嚼劲。

花生,卤得很入味,壳都是五香的。

汽水,是桔子味的,酸酸甜甜,不仅解渴,还补充体力。

吃完结账后,沈青寻问老板,能否坐在店里休息一会。

店主乐呵呵道:“休,想休多久休多久,坐到傍晚接着吃,都没有问题。”

沈青自然不会坐到傍晚,他只休息了二十分钟,就出了饺子馆。

他一口气,骑到头,来到‘T’字路口。

横线南边!

和桥头一样,是低矮的平房,做着五金、修车、殡葬等生意。

横线北边!

是平坦的田地,杏香镇的土是黄棕色的,这儿的土在黄棕的基础上,加了一丢丢的黑,种出来的庄稼口感如何,那就不知道了。

沈青未做停留,拐向西边的土路。

他双脚蹬得飞快,房屋、杨树、田地,嗖嗖向后滑去,骑了不到三分钟,就瞧见了办事处。

那是一座带围墙的大宅院,门旁贴着白底蓝字的立牌,写着:玉城行政服务处

一般来说,营业执照、纳税、借贷、户籍等,都归这里管。

略过办事处,少年口中的批发市场,便闯入了视野之中。

其由数不尽的瓦房组成,正前方有两株粗壮的槐树,两槐中间系有一横幅,写着:

【牛角园成衣批发市场】

树旁,停着几辆带兜拖拉机。

推着二八大杠、蹬着三轮、拉着板车的人们,在两树之间进进出出着。

沈青骑到槐树旁时,跳下脚蹬,推车往里走。

第一排瓦房,是背对着土路的,出入口约有六米宽,向内望去,能瞧见连排瓦房,和纵横交错的过道,活似一个小村庄。

出入口旁,坐一盘髻妇人,她腰背挺直,手我一水杯菊花茶,板着脸,目视前方。

在供销社,走个几分钟,就能转一圈,在这里...方向感差一点的,怕是会迷路。

进之前,沈青决定先问问路。

他走向妇人,“请问往哪一片走,能买到秋装?”

妇人并未搭话,只是挪动身子,改为面朝东边。

这时,一老头推着破三轮,走了过来。

“小伙,甭问她,她呀,是个哑巴。”

妇人眼一瞪,“你才哑巴,你全家都是哑巴。”

“人家问话,你不答,可不就是哑巴嘛。”老头乐呵一笑,“小伙,你是头一回来吧?我对这儿熟悉的很,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

说完,推车朝西边的...垃圾堆走去。

沈青只好跟上,“进去后,往哪走能买到秋装呐?”

“从空中往下看,批发市场的形状,像一个算盘。

四个边,皆建有一排瓦房,内设数列背靠背的连排瓦房,中央呐,有一条横向的过道。

没有规定说,哪一片区域,只能卖哪一季的衣服,都是四季混着卖的。”

混装?

意思...还是得腿着走遍市场喽?

“但是,凡事总有个例外~”

老头嘴角僵在一个弧度,盯着人看,就是不说话。

沈青领会他的意思,从篓内掏出一个大梨,递了过去。

老头接过梨,往衣服上蹭了蹭,便张嘴咬下一大口,绵密无渣,甘甜的汁水,一抵达肺腑,就激走了全身的乏意。

这小子,挺上道啊。

“横向过道两旁的铺子,是按季节卖货的,卖的都是最新款,再不济,也是1~2年内的款式。

价格嘛,高的,到头顶,低的,到脚踝,是赔是赚,全看你自己了。”

此刻,二人已来到垃圾堆旁。

没有垃圾桶,有个砖头+水泥,砌成的‘猪圈’物,内里混堆着碎布条、烂扣子、破麻袋、烂鞋底等,但更多的是枯叶和烂菜梗。

老头娴熟翻进圈内,用木棍挑拨垃圾,寻找能换钱的物价。

忽的,一阵风刮过来,被挑起的塑料袋,随风飘落到圈外。

赶来的盘髻妇人,正好瞧见这一幕,一脸愠怒的倒掉杯内菊花。

“葛老头,你捡垃圾时,能不能有点素质,垃圾都弄到圈外了,影响多不好。”

“影响谁了?”

葛老头拔高了嗓门。

“一天到晚,就知道挑刺找茬,若闲得慌,抄扫把扫大街去呐。

再者,我哪次翻完垃圾,不把圈内清空,周围一个落叶都没有。

不然,这片区域清垃圾的活,能轮得着我干?”

原来,老头捡垃圾时,还兼职清洁工。

“你---”

妇人胸口燃起一团火,似要烧毁双肺,她龇牙恶瞪一眼后,转身离开了。

这人,哪怕是气极了,脊背仍挺得笔直,步子迈得又大又慢,透着一股斯文劲,她走得是四方步。

上回在麦场看到的开大会那群人里,有四分之一的人,也是这样走路的。

沈青望着妇人背影,“她...之前是戴红袖章的?”

“你看出来了?”

葛老头咧嘴一笑。

“不过,就她那个姿态,很难不看出来。

她啊,叫袁霞,原本是隔壁办事处的,负责收、存、邮各种档案。

之前,政策放松了,她南方朋友寄来一封信,写下海做生意,赚大发了。

袁霞心动了,就退出晋升竞争,辞职干倒卖衣服生意。

起初,赚了不少钱,买了拖拉机,换了一整套家具,还把儿子拉入伙了。”

后来,一伙人找上袁霞,表示有一批货,物美不说,价格还很低廉,但是定货量少不卖,还掏出一本成衣图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