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花鲢和白鲢(2/2)
接着,起锅烧油,油热,下葱段、姜丝、辣椒圈煸香。
倒入肉丝,先不要动它,一动就容易糊锅,待肉稍微变色了,再轻轻打散肉丝。
炒个一两分钟,倒入料汁,当肉丝吸满汤汁、料汁变得浓稠时,倒入木耳和莴苣,炒熟即可出锅。
“哥~”沈小花背着书包,冲进了厨房,“唔,好香啊,今晚又做啥好吃的了?”
“炒莴苣。”
沈小花神情困惑,炒莴苣能有这么香,她走向灶台,看见小锅内有黏兮兮的肉丝和绿条。
“哥,这是什么菜啊?闻着像...糖醋鲤鱼,咱家莴苣熟了吗?”
鱼香肉丝,属于川菜,辣度较低,偏酸甜口。
“这道菜叫鱼香肉丝,酸甜鲜嫩,黏滑开胃。
屋后菜园内的莴苣还没熟,种糖蔗那户人家,他家莴苣熟了,今天查验完治疗效果,他砍了十根莴苣,装袋让我带回家。
下午,豆子来了,问我要不要两家一起炸馓子,我给回绝了。
家里就你和我两个人,吃不了多少馓子的,抽空和一盆面,炸一袋馓子就成。”
“哥,啥时候炸馓子?我帮忙烧火。”
沈青思索一番,“今天周二,22号周六炸吧,23号和收购商去陶洼,把黑鱼捞上来卖了。”
“咱家要起鱼了?”
“嗯!”
“好耶!”沈小花激动跺脚,“到时候,我拉着小美,在岸边捡小鱼,晒干后,给小狸当零嘴。”
锵---
沈青挥动锅铲,将菜铲到大碗中,“小花,你先去放书包,洗完手,便能直接吃饭了。”
“成。”
沈小花快速冲出厨房,沈青则揭开大锅的锅盖,拿起烙饼、红薯、鸡蛋,放进笸箩内,撤掉箅子,着手盛高粱粥。
须臾,所有饭菜全被端到了矮桌上,沈小花落座后,拿起筷子,夹了一撮鱼香肉丝品尝。
汤汁酸甜润滑,木耳爽脆,莴苣条外韧内脆,肉丝咸嫩。
“唔,酸酸甜甜,很开胃欸。”
沈小花一口烙饼,一口鱼香肉丝,吃得倍开心。
沈青也尝了尝,酸甜适中,汁鲜味美,虽然没有前世在川菜馆吃到的正宗,但是也蛮好吃的。
传说,鱼香肉丝中的鱼香,来源于‘泡椒’。
说陶坛内除了辣椒、卤水外,还会放一些小鱼,久而久之,泡椒就染上了鱼的味道。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称泡椒炒过后,像鱼儿一样好吃。
泡椒,味道太窜,受众有明显区域限制,因此,这道菜往外传播时,泡椒渐渐被豆瓣酱、酱豆、辣椒酱所代替。
沈青朝大黄丢了一张烙饼,给小狸剥了一颗鸡蛋,便拿起了筷子。
饭罢!
沈小花回卧室看书。
大黄溜进了小木屋,双眼紧闭,外面一有动静,它的耳朵就会颤上一下。
小狸蹲在箱柜上舔毛,沈青洗漱一番后,钻进了被窝。
喵---
小狸跳到枕头旁,缩成一团睡下了。
……
翌日,晴!
清晨,阳光刺透薄雾,微风拂面,带来一股湿冷的寒意。
电线上的麻雀,敛翅缩脖,变成一个个棕褐色绒毛球。
小狸蹲在电线正下方,尾巴轻扫地面,杏仁眼亢奋地盯着麻雀。
它想...顺着木柱,爬上棚架,跳到仓库屋顶上,踩着茅草排,来到离电线最近的地方,纵身一跃,于空中抓住麻雀,落地后,叼到一旁把玩。
小狸没有这样做,一因,路线太绕,前方没有遮挡物,成功捕捉麻雀几率较小,二因,主人交代过电线是危险物,要远离它。
沈青收拾完厨房,瞧见小狸甩尾巴扫地,笑道:“甭看了,去玩猫爬架吧。”
喵呜,小狸溜向猫爬架,先用缠绕在木柱上的麻绳,磨了磨爪子,再爬上圆盘舔爪子。
圆盘内铺有布垫,太阳一照,柔软又暖和,小狸白天特爱躺在上面。
猫爬架,摆在了屋檐外,若是下雨、下雪了,就把它挪到屋檐下。
嘎吱---
沈青打开仓库,取两个大号背篓和六个箅子,来到了东厢房。
箅子,由竹板纵横交错编成,有大、中、小三个型号,每一型号有两个箅子。
沈青先将小号箅子放入背篓中,挑选几盆叶绿花茂的春兰,塞进箅子的网格内,塞满,再平着放入中号箅子。
沈青不停地重复着放箅子-塞花卉的操作,将两个背篓装满,拢共装了24盆花。
值得一提的是,小莲们,先倒出一大半的水,再被塞进大号箅子的网格。
接着,沈青从仓库推出二八大杠,用粗麻绳+铁棍,将两个背篓绑在车后座的两侧。
无底篮筐,一个套一个摞一起,绑在背篓后侧。
马扎、系有麻绳的木板,放进了车篮,叮嘱大黄看好家后,便骑车离开了小院。
雾,还未完全散尽,沾了湿意的风,像冷刀子一般,刮得人肌肤生疼。
好在,沈青穿得厚,帽子、口罩、手套、护膝,全戴着呢,是以不觉得有多冷。
护膝,是妗子张桂玲做的,拢共做了三双,许保康、许玉娟各一双,剩下一双...经沈小花的手,收进了沈青的箱柜。
护膝,由围脖+棉花+松紧带制成,保暖、挡风,还不限制膝盖活动。
辘---
车轮碾压煤渣路,缓缓朝西驶去,道路两旁的景物,则尽数往后退。
如!
为了争抢一根粗树杈,而奋力拔河的两个老妪,落于村户屋檐下,疯狂啄食菜籽的麻雀,你追我赶,嬉戏打闹的孩童,拎着两条大花鲢,行色匆匆的中年男子......
花鲢和白鲢,同为鲢属,长得却很不一样。
白鲢,头小,鳞片发白,体宽肚扁,鱼鳍灰红,肉质松散,小刺较多。
花鲢,头大,会占身体的1/3,甚至更多,鳞片细小,身上有淡黑色斑点,鱼鳍灰黑,鱼头富含胶原蛋白,适合清炖或者剁椒鱼头,鱼肉细嫩鲜美,还没有腥味,适合红烧和清蒸。
市面上,花鲢要比白鲢贵一倍。
良久,薄雾散尽,阳光变得刺眼起来时,车轮下的路,由‘柏油路’改成了‘土路’。
沈青蹬动脚蹬子,略过一个个土丘,于野集出入口,跳下了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