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小狸和黑鱼(2/2)
这时,豁口碗见了底,小狸溜到沈青脚踝旁,喵喵叫讨鱼肉吃。
沈青夹一块鱼肉,丢进豁口碗内,“吃吧,小心点,别被鱼刺卡住了。”
小狸尾巴一甩,美滋滋吃鱼去了。
吃完晚饭,天已经完全黑透了,沈小花回屋睡觉,沈青动用异能,催育一番小莲后,也钻进了被窝。
……
翌日,晴!
阳光穿过薄薄的大雾,倾洒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冰冷气息。
小狸躺在被窝内,前爪交叉捂住眼睛。
其实,它醒了,但是怕冷,不愿意钻出被窝,而它的主人,此刻正在厨房忙活。
他热了热烙饼,蒸了一碗鸡蛋羹,还炒了一盘醋溜土豆丝。
沈小花洗漱完,落座吃饭时,舀了一勺鸡蛋羹,发现亲哥蒸的鸡蛋羹,不仅表面光滑,内里更无一颗气泡,舀下来的鸡蛋块,像果冻一样,嫩滑无比。
“哥,鸡蛋羹...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蒸出来的鸡蛋羹,表面向下凹,内里充满了气泡,口感...很奇特,明明很硬,却又水水的?”
鸡蛋羹气泡太多,一般有五个原因。
一,搅蛋液时,用的力道太大了,将空气搅进了蛋液中。
二,在常温常压下,空气,是可以溶解到水中的,只是肉眼看不到而已。
倒入蛋液中的水,本身就含有空气,当‘容器’被加热时,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析出,空气往上升的过程中,会被处于半凝固状态中的蛋液封住,形成一个个气泡。
三,蛋清、蛋黄、水,三者并未搅拌均匀,使混合液中含有‘硬团’,硬团凝固时,也会产生气泡。
四,蒸的时间过长,导致蛋液进一步固化,具体表现为...凝固紧缩,析出水分。
而且,这些水分,难以从已凝固的蛋液中分离出来,只能聚集起来,形成一个个充满水的腔隙,而腔隙,和气泡很像。
五,装蛋液的容器,沾有水珠或油污。
沈小花的描述:表面向下凹,内里满是气泡,口感又硬,又水水的。
蛮符合第四个原因---蒸的时间过长
沈青:“想蒸出滑嫩无气孔的鸡蛋羹,简单啊。鸡蛋和水,按照1:1.6的比例,倒在一个碗里。用筷子轻轻搅拌均匀,撇去浮沫,碗底向下轻磕几下,水开后,上箅中火蒸八分钟,再焖上五分钟就行。”
“这样啊!”沈小花了然点头,“哥,下一回,我照着你说的法子试试看。”
沈青:“没问题,等考完试,我带你去城里买新年穿的衣服。”
“好呦。”
沈小花高兴的直跺脚。
“哥,我想去野集逛逛。玉娟姐说...她前一段时间,在野集卖货时,碰到你了,你还帮她抓到了偷衣贼。
我想看看野集都是卖什么的,顺便体验一把卖花的感觉。
哥,去玉城那天,咱俩上午在野集卖花,下午再去买新衣,怎么样?”
“不怎么样。”
沈青摇了摇头,东厢房内的花卉售价,他一直对小花说1-5块钱一盆,一起去野家卖货,不就穿帮了嘛。
“野集,终究不是正规的市场,鱼龙混杂,危险系数太高。
再者,进城,是为了消费,卖花,很耗时间,有那工夫,还不如多逛几条街呢。
“好吧~”沈小花抠了抠手指头,“那能去逛商场吗?”
“可以,商场里不仅有衣服,还有果蔬、日用、手表、自行车等。”
瞬间,对商场的向往,驱走了不能去野集的失落。
“快吃饭,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好。”
说完,沈小花将鸡蛋羹送进嘴里,细腻,爽滑,咸鲜味美,忙挥动勺子,又舀了好几勺。
小狸也很钟爱鸡蛋羹,沈青给它舀了一小碗,吃完后,前爪扒着主人裤腿,喵喵叫唤着,想要再来一碗。
“行,再给你盛一碗。”
沈青拿勺去舀鸡蛋羹,将豁口碗再次填满。
小狸立刻不叫了,转身去吃又滑又嫩的鸡蛋羹了。
饭罢,沈小花背上书包,换上胶皮雨靴,拎着装有棉鞋的布袋,往许家寨走去。
沈青走进东厢房,来到窗户旁边,‘窗户-陈架’间的区域,摆了26盆小莲。
这些小莲,是之前留下的三盆异色并蒂莲,在异能的作用下,短短几天,完成‘莲花-干枯莲蓬’的转变,沈青手动给莲子开口,浸泡一夜,催育一番,移到瓷盆中所得。
过年,人的购买欲,会更旺一些,沈青打算过年前,再去一趟野集。
他驱动异能,向瓷盆射入一缕缕蛛丝,很快,莲叶们簌簌摇晃起来,一些带有花杆的花苞,穿破叶丛,向上抽长着。
三分钟后,小莲们仿佛被施了定身咒,莲叶、花杆、花苞,都一动不动了。
沈青扫了片刻,每一根绿杆的顶端,都长了两个花苞,花苞太小了,又有萼片包裹着,让人看不到花瓣的颜色。
不过,沈青有一种预感,眼前的并蒂花苞,一准还是异色的。
这时,小狸溜到窗户边,前爪踩着瓷盆,仰脖去嗅花苞,末了,打个喷嚏离开了。
沈青用‘神秘力量’催育花卉的场景,小狸已经见过太多次了,但是每一次,它都会过来看。
刚才,莲叶簌簌摇曳时,它半蹲在陈架侧面,探出脑袋,一直偷瞄小莲们。
沈青没管小狸,而是寻了三个‘荷包’样的鱼篓,往篓底塞一些麦秸,便走到了檐下。
黑鱼们悬浮在水中,偶尔,甩动一下尾巴,缸底和盆底,沉了一些泥沙,应是黑鱼的粪便。
沈青开始往鱼篓内装鱼,一篓装6条,拢共装了18条。
拎起鱼篓,见篓底未往下滴水后,寻一背篓,底部铺点麦秸,再将鱼篓装入其中。
接着,换上雨靴,背上背篓,朝许家寨走去。
将鱼篓绑在车后座上,骑车去许家寨?
土路,一下大雨,就会变得泥泞不堪,骑车去,恐怕...每骑几百米,就得停下来,用树枝拨掉轮胎、挡泥片内的湿泥巴。
雨靴,多好啊,能防水,鞋底硬,沾上泥巴,往树的主干上一蹭,就能蹭掉,表面光滑,回到家,趁泥巴还是湿的,不用洗衣粉,刷子+清水,便可以将其搞干净。
杨树林旁的东西向土路,泥泞得不行,坑坑洼洼的,而且,每一个小坑里,都装着一些污水。
一脚踩上去,鞋子直往地下陷,陷到...湿泥能盖过脚后跟,踩下和拔起时,还能听到咕叽声。
沈青踩着湿泥,一边往东走,一边观察土路两旁景色。
麦苗油绿,寻不到一丝黄色,风一吹,麦叶便会轻轻摇曳。
沈青路过小学斜对面的小卖部时,正好瞧见沈慧挽着一黄发青年,走出了小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