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王天一此人(2/2)
须臾,张桂玲拎起竹篮,水,透过竹片间的缝隙,哗啦啦往下流。
待水流得差不多了,她将篮中的小麦,倒在晒布上。
晒布下方,是织壳子,再往下,是一张旧床。
张桂玲拿起干毛巾,正欲擦拭小麦时,瞧见了沈青,“呀,大青来啦,上回给你送的酱豆,吃了嘛?味道怎么样?”
沈青:“吃了,酱香四溢,颗颗入味,入锅炒一下,夹馒头、拌面条、蒸鱼,怎么吃,都好吃。
妗子,昨天,我把陶洼的黑鱼起了,起完,收购商就把鱼拉走了,不过,我留了一些鱼,特意过来给你送几条。”
沈青将鱼篓向前一递,张桂玲低头往下瞅,看见几条个头不大、精神头却倍活跃的黑鱼。
“咦,这些鱼长得...和玉娟昨天带回来的黑鱼好像,你等等,我把鱼端过来给你看看。”
张桂玲走到檐下,端回一个塘瓷盆,盆内,装有清水和三条黑鱼。
长约40厘米,鱼身呈梭形,即...两头尖、中间宽,腹鳍短小,尾鳍呈圆形,布有黄黑斑纹。
虽然,黑鱼都长得差不多,但是,这个头、这斑纹分布情况,和篓内的黑鱼,简直是一模一样。
“妗子,玉娟有说...盆里的鱼,是从哪里弄来的吗?”
“这---”
张桂玲先是眸光暗闪,再是灿烂一笑。
“说是朋友送的,我问她...是哪个朋友送的,她便...低着头,顾左右而言他,随意找个理由离开了。
我猜,那个朋友一定是个男的。
欸,大青,你们年轻人有话聊。
等玉娟回来了,你不妨借‘两波鱼,怎么会长得一样’的由头,替我和你舅问清楚...那个朋友是男是女,容貌如何,家在哪里,干什么工作的,家里有几口---”
沈青抬手截断张桂玲的话,“妗子,别问,问了,会起反作用的,玉娟想说时,自然会说。欸,对了,塘里,怎么只有十几个鸭子在游?我舅没在家吗?还有...附近怎飘着一股臭味?”
张桂玲是关心则乱,她既想快点看到玉娟嫁人,又担忧玉娟重蹈覆辙,剃头挑子一头热,对男方掏心掏肺,男方却没那个意思。
张桂玲:“起反作用...那就先不问了,临近年关,买家禽的人多,鸭舍里的鸭,卖得只剩十几只了,留着过年自家杀着吃。
你舅在鸭舍旁忙活着呢,臭味...是鸭毛啦。
那些饭店,有的要活鸭,有的要宰杀好的整鸭。
从鸭子身上抜下来的鸭毛,你舅舍不得扔,打算洗一洗,晒干后撕成鸭绒,给自家人、你、小花,缝几床被子,盖上去一准暖和。”
“鸭绒,保暖性很强,一床冬季用的被子,填充3-4斤鸭绒就行,春、秋季用的被子,填充2斤鸭绒就差不多了。”
张桂玲点点头,“行,我记下了。”
沈青卸下背篓,“妗子,背篓先放这,我去鸭舍看一看。”
张桂玲向下一瞅,发现外甥穿的是雨鞋,嗯,哪怕踩中脏东西,刷子一刷,清水一冲,便又干净了。
“成。”
沈青出了院门,往屋后走去,越靠近鸭舍,臭味越浓。
那臭味,仿佛具有物理性质一般,接触到任何物件,都会化为油膜,牢牢黏在上边。
刚拐过墙角,就瞧见满地的鸭屎和一堆堆鸭毛。
咕叽---
压水井旁,许保康穿着胶鞋,狂踩一个装有羽毛的麻袋。
每踩一下,麻袋便以许保康的脚为中心,向下凹陷,其它部位往外渗出一些脏水。
麻袋,位于流水坡内。
流水坡的边缘,有4厘米高的水泥挡板,唯一的出水口,也被木塞堵住了,坡内,存了一些水,许保康每踩一下,水的浑浊程度,就往上提高一分。
“呀,大青来啦。”许保康脚上动作未停,脸上笑意满满,“我在用你说的法子,先装进袋子里用脚踩,再倒出来,放些洗衣粉,用手搓洗,把鸭毛洗干净了。”
沈青扫向四周,默默数了数羽毛堆的数量,拢共十一堆,每一堆呈圆锥状,直径1米5,高1米。
“这么多鸭毛,徒手洗,得洗到什么时候去啊。”
“嗐,鸭子,前两天就卖光了,鸭舍,里里外外,也全被清扫了一遍,年货,27号时,去镇集走一趟便成。
馓子、麻叶、丸子等,也都炸好了。
这几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妨把鸭毛洗一洗,明年开春,好做几床被子。
鸭绒做的棉衣,又保暖又轻盈,想来,用它做成的棉被,也是这样的情况。”
沈青点了点头,嗯,鸭绒被的确柔软轻盈,轻到像一团云朵盖在了身上。
不过,相较于羽绒被,沈青更偏爱棉被,厚实,盖在身上,会有一点压重感,令人夜里睡得更香。
“大青,到时候,给你和小花,一人缝上一床被子,怎么样?”
“不用。”沈青摆了摆手,“我喜欢盖厚点、重点的被子,轻的...盖时,会有一种没盖东西的错觉,很别扭。”
许保康眉头一皱,糟糕,忘记考虑...盖了几十年的棉花被,能不能盖得惯轻盈的羽绒被了。
沈青猜出许保康心里在想什么,“先做一床羽绒被,让大家盖着试一试,有几人能接受轻盈的被子,就做几人的。剩下的鸭绒,做成棉衣不就行了。”
许保康眉头再次舒展开来,“大青,还是你聪明,这点子不赖。今天早上,我给大队送鸭子,碰到王书记了。
他跟我说...你养的黑鱼,昨天就被收购商拉走了。
你也不知会一声,我好过去帮忙起鱼啊。”
沈青:“嗐,跟上回采菱角一样,收购商过来时,会带着一堆工人,起鱼、称重、装车等,他们全包了。昨天,要不是察觉下午会下雨,我和村长等人,还不会出手帮忙抬鱼呢。”
“这样啊!”许保康了然点头,“收购商全包,多省事啊,黑鱼收成怎么样?”
沈青:“不赖,比大豆、高粱强很多,明年开春,我就去胡家庙,再买1800尾鱼苗,投到水洼地中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