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年代:发家从五亩水洼地开始 > 第375章 疯了的小狸

第375章 疯了的小狸(2/2)

目录

沈青循声望去,于西南角看到了安桃和豆子。

安桃正挥动胳膊,她穿着修身款的碎花棉袄,两条低马尾,垂落于胸前,脸颊红润,明眸皓齿,笑容甜美,活似一朵盛开的水仙花。

沈青挥了挥手,表示自己也看到他俩了,正想往前走时,身旁突然传来数道阴阳怪气的说话声。

“同住一个村,隔三差五就能遇见,鱼塘起鱼了,也不晓得给大家伙分一些。哼,小气鬼。”

“鱼,应该是要分的,因为...分田到户,咱们分到的田,地里除了麦茬和野草,再没旁的东西了。

某人不一样呐,水里有蟹、有虾、有鱼、有田螺。

这些...都属于村集体所有,但凡是个识趣的,起鱼后,定会挨家挨户去送鱼。”

“嗯,这话说得在理。”

“栽菱角之前,若是把水里的东西全捞出来,按人口平均分配。这会子,一片鱼鳞都不分给我,我也认。”

“我不贪心的,分我四条鱼就行,虎子最近老是喊累,我想熬一些黑鱼汤,给他补一补身子。”

沈青挑了挑眉,好家伙,四条鱼,价值一块多钱呢,真敢想。

他并未开口回怼,而是一脸平静地看向阴阳怪气者。

众人迎上那双毫无波澜的眼睛,突感肌肉发僵、血液凝固,仿佛坠入了冰窖,心里升起浓厚的惧意。

他们忙扭过头,看天、看地、看墙、看树,就是不敢看沈青,上、下嘴唇,也跟粘了502胶似的,未再打开过。

沈青轻蔑一笑,这帮人全是...欺软怕硬、见不得别人日子过得很好的主。

随即,他迈着大步,走向西南角,“小桃,大喇叭里不是说了嘛,家中无壮丁者,提前说明情况后,是不用过来干活的。”

“嗐~”安桃粲然一笑,“豆子说了,今天不用出摊。我力气小,干不了下水逮鱼的活,但烧水、传话、递东西等活,我还是可以干的。欸,对了。谢谢你送的黑鱼,昨天,我杀了一条鱼,熬出一锅鱼汤,不腥,肉质紧实,鲜味十足。”

豆子:“大青,你送给我家的鱼,我也舍不得吃,他呀,往陶缸内注入一些水,把黑鱼养了起来,说是...等几个外甥、外甥女来过年时,再把鱼杀了吃。

我家,我爷年龄大,又忙着给人做橱柜,我爸腿还没有好清,只能派我来起鱼了。你家,啥时候买年货?”

沈青思索一番,“年关再买吧,这两天,先带小花买新衣,再蒸馒头、炸年货。”

这时,安浩和李响,将堂屋内的八仙桌,抬到屋檐前方。

很快,李广田走出堂屋,他手里还拿着一个喇叭。

“喂,喂---”李广田打开喇叭,一边轻‘喂’,一边调整音量,“临时开个小会,就不必坐凳子了,来,动动脚,往八仙桌聚集。”

瞬间!

约有八成以上的村民,慢慢向声源处靠拢,其余人...有的在闲聊,有的在疯跑,有的蹲在墙角处吸卷烟。

李广田踩在凳子上,目光略过一个个头顶,扫视院子里的情况。

“安大右,把烟掐了,你每天的咳嗽声,隔着二里地都能听到,抓紧把烟戒了吧,不然,往后有你哭的时候。

老蛤,你一个大男人,咋比鹦鹉还能说,一听你讲话,我脑瓜子,就嗡嗡疼。

谁家小孩,也不看紧点,跑着跑着,突然摔倒了,可怎么整---”

李广田挨个点名,令余下的三成人,也来到了八仙桌旁。

“喂~”

李广田举起大喇叭。

“我前两天,联系了一个收购商,甭管啥品种,统一收购,6分5厘钱一斤。

分鱼,总斤数÷全村人数×每户人数,得出来的结果,便是每户应该分到的鱼。

不过,接电入户时,我们说好了,不愿交钱、却想用电的人,其拿到的鱼数,约有别家一丢丢。

眼下还有一个问题,西塞大塘的塘底,落有石头,该如何起鱼呢?”

传统法子,众人合力拉着长条形的大网,在塘水里淌行,或者,用那种伞状的渔网,将水里的鱼捕上了。

然而,西塞的大塘,塘底有积石,这两个法子皆行不通。

众人皱眉思索,始终没人给出答案。

“唉---”

李广田长叹一口气后,朝沈青使了个眼色,询问他有没有想法。

沈青:“简单,每隔一段距离,在水中下入一条长网。

网底的铅垂,往下落时,石头、淤泥、砖头,它都能触碰得到,网沿,要高出水面一丢丢。

握着长竹竿,梆梆,用力敲击水面,把鱼吓得四处乱窜。

过了一会后,拉起大网,静等收鱼就行。”

“这法子...一点都不好,鱼儿,会从‘网底-塘底’间的缝隙,逃出去的。”

沈青循声望去,瞧见沈慧挽着王天一的胳膊,神情甚是倨傲。

一旁的沈铁栓和杨红,脸上都挂了彩,看向王天一时,眼底满是惧意。

“我的点子不好,你有什么高见?”

沈慧语塞了,她刚才开腔,纯粹想怼人罢了,西塞大塘的鱼该怎么取,她是一点思路都没有。

李广田举起喇叭,“漏抓一点鱼,总比一条都抓不到强,行,就按沈青说的来办。安浩,你去镇集上,找王大军借一些长条形渔网,网格要大一点。”

安浩挥了挥胳膊,“成,我拉着板车去,村中央的大塘,用什么渔网起鱼啊?”

李广田:“这个你不用管,村里备了两张正方形的大网。”

“好嘞~”

安浩灿烂一笑,扭头挤出人群,回家拉板车去了。

李广田扫了一眼人群,壮丁、妇人、小孩、老头都有,“来,能下水拉网或装鱼抬鱼者,报一下数。”

1、2、3......41。

安宁村,拢共有71户人家,有41户能派出壮丁,算是很可以了。

李广田:“就按刚才报的数排号,1-20号,去西塞大塘,21-41号,去村中大塘。

李响、大福,你俩在村中主持大局,大青,你跟我去西塞。

大家伙,先各回各家,拿上背篓、水桶、麻袋,再到西塞或村中央集合。”

“那个---”李大福眉头微皱,“水,很凉,是把裤子挽到大腿根,再在水里淌行吗?”

“不是。”李广田摇了摇头,“我昨天联系收购商李泽时,跟他借了十几个胶皮背带裤。素芬知道东西放哪了,一会你们找她要。”

“成。”

随即,人群渐渐散开了。

沈青回到家,找出麻袋、胶皮背带裤、水桶,放进背篓内,接着,换上胶鞋,背上背篓,往院外走去。

刚走上土路,就撞见了豆子,适才,豆子报出的数为‘13’。

此刻,豆子背着大号背篓,皱眉斜眼,表情透着一丝愤恨。

沈青走上前,“起鱼,应该高兴才对,你咋皱起眉头了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