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回归 岭山(2/2)
这隧道倒也不是其他世界那般曲曲折折,反而是一条路通到了一个山洞里。
这山洞,和其他世界见到的机关山洞一样。
有大石头,也有一个平台。
只不过这里更精细了。
不仅有滑轮与石头城门,并且上面还贴着一些道家的符箓。
只是张逢一扫,就感觉太简单了,这些符箓都是架子,没作用。
‘那岭山大仙是真的疯了。’
张逢一步来到石头前,随手就把符箓全摘了,
‘灵念是自身灵念,虽然能临时附到外物上,但不能一直保持。
起码我现在六道灵念都做不到,而我现在又轻易摘了他的符,他也是做不到。’
摘完符。
张逢打量一圈,看到这里还没老鼠洞。
看来那些老鼠还没钻出来,那么正好一网打尽。
只是,可惜那岭山大仙,怕是已经寿尽了,或是出了什么缘故,才锁着了他的宝贝老鼠。
思索着。
张逢也不墨迹,上来平台,就移动机关。
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大石头缓慢落下,比原先的机关更为巧妙与赏心悦目。
但随着大石头落下,十几只土狗大的老鼠将目光望出来。
张逢的心情就不是很好了。
“吱吱!”
它们看到张逢的一瞬间,也仿佛是很久没有吃东西,又或是看到新鲜的肉食,便奔跑着一拥而上。
只是又在它们后方,一只双脚站立的老鼠,本来是想一同扑向张逢,享受这顿送来的美食。
但之后它仿佛分辨出来了什么,却凄厉的叫出声来,想让子孙们退去。
不过,只是一眨眼。
张逢如风般从鼠群中穿过,已然来到它的身前。
路上的老鼠则是尸首分离,血液与尸体一同散落地面。
与此同时。
张逢打量了这只奇怪的老鼠后,正准备杀了它。
这只双腿站立的老鼠却吱吱出声几句,露出人性化的求饶,不熟悉的口吐人声道:
“师……师叔……师侄错了……”
‘师叔’
张逢听到师叔二字后,举刀的手一顿。
思绪回顾以往,好像当初和岭山大仙将要分别时,是有一只小老鼠向自己吱吱出声。
岭山大仙当时说,‘它喊自己师叔。’
难道就是它
张逢思索着,重新打量它,见它武学已经上身一些,灵念也修炼有成,周身有细微的灵力飘动。
天资还是不错,和生意人这位‘人类’都不相上下。
再加上现在‘口吐人言’,也确实‘成精’了。
“倒也算是奇才。”张逢摇摇头道:“若是放任你离去,用不了五十年,你必成丹劲,修三道灵念,为天下之祸。”
张逢略过它人性化的绝望目光,看向旁边的地穴,
“这地牢,困不住你,也留你不得。”
“师叔……”
刷—
刀光掠过,将老鼠斩首,打断了它的所有话语。
张逢脚步没停,就进入老鼠洞穴,将里面残留的小老鼠们清杀一番。
等杀了干净。
张逢从洞穴内出来,来到城门这里,又看了看这精致的机关术,
‘道长,不管你布置的多精致,老鼠都会挖洞,都能破出来。
除非你把整个地洞都布上机关。’
张逢摇摇头,又看了看上面的机关,
‘只是可惜,这个世界,和岭山大仙就见了一面。
如今倒是天人之隔。
算了,回村吧,再整理整理所学,然后再看看自家的菜地。
这时间说紧,倒也紧,没时间寻他的墓地,去看望他了。’
……
从山洞内出来。
张逢一震刀上的鲜血,就准备功成身退,扔刀回家。
只是,刚到门口。
一道熟悉的身影宛如乘风一样,从远处飘来,手里还掂着两只小鹿。
张逢一瞧,坏了,这岭山大仙还没死!
但自己把他养的弟子全杀完了。
这个,有点不好说。
“你……道友!”
与此同时,岭山大仙也看到了门口的老者,并依稀记得,这老者是几十年前见过的张逢!
如此天人之资,再加上岭山大仙修的也有灵念,那可是印象很深。
“是我,道长。”张逢也不知道说什么,毕竟老鼠现在还没害人。
只是事都做了,以及岭山大仙都开始关它们,那么应该也是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处理。
所以张逢还是想说一说的。
只是下一秒,岭山大仙这次却没有离张逢很远,而是乘风行了几步,飘在了张逢十米外的地方,
“贫道观道友四周有灵气散发,比贫道还深。
贫道就知,只要道友看得到贫道,贫道就难走。
索性,你我就当面聊聊。”
“若不是道长,张逢也修不得神仙术。”张逢随便回了一句,就准备说老鼠洞的事,早点切入正题。
岭山大仙却把小鹿放下,然后心情很复杂的先行说起这事道:
“如果贫道没猜错,道友应该是把它们全杀了。”
“嗯。”张逢没否认,“它们已有害人之心,见我时便扑了上来,想必道长锁它们,也是它们有伤人意”
“是如此……”岭山大仙默默点头,又忽然问道:“道友是怎么寻来的”
“岭山大仙。”张逢以他名字为由,“我猜测在岭山。”
岭山大仙没说话。
张逢看到他表情有点落寞,这次倒是先开口问道:“我听闻过道长的事迹,又见道长在锁着它们。
观道长也是正道之人。
而如今这老鼠已经成精成魔,口吐人言,似人之变化。
放在古时,没有枪火的年代,这就是占山为王、小妖万千的大妖仙。
怎么……道长却在放任”
“贫道……”岭山大仙想说什么,但最后顿了顿,长叹道:“我将它当成弟子,它传我衣钵,我不忍下手啊。”
“这……”张逢听到这么直白的话,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衣钵弟子,这真的和自己孩子差不多了。
就这样,二人在山洞前方沉默站着,一块看看夕阳,又看了看从前方树前跑过的一只小兔。
谁都没有说话。
过了良久。
岭山大仙静思了一会,却像是解开了某种心结,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事,一时很突兀的大笑出声,
“道友,贫道刚刚忽然醒悟,原来是贫道修行修错了。
贫道三道灵念,两道寄于妖鼠,本是想观血肉变化,却入了七分妖道。
今日,道友一记斩心刀妙法,看似除鼠,实则斩我心魔,收贫道灵念归一,回于正途。”
他说着,笑望向张逢,郑重作揖,
“如今,贫道心魔已去,也不用一直在这岭山里挂心了。
多谢道友。”
‘修心修法’张逢听到岭山大仙的这番说辞,却是没想到,斩鼠一事成了这么一个‘斩心法’。
老鼠,不仅是岭山大仙的弟子。
也是他的‘心魔’
这个斩心魔法,带给张逢的触动很大。
又在这时,张逢忽然感觉到一股奇怪的灵力波动,空气中的灵气正在渐渐向岭山大仙汇聚。
大约半分钟过后。
岭山大仙心思明亮,再次向张逢感激道:“今贫道一百五十七载,得道友相助,斩去‘妖身’,开了四道灵念。”
他说着,又好奇的打量张逢,“但如今依旧看不透道友,道友能否言告,你开了几念”
“六道。”张逢毫无隐瞒,并阐述自己的想法道:
“我这般人生修法,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心神散漫,无规无矩,无拘无束,心神分,灵念自然也开。
你我修道中人,不就是求一个逍遥自在,随心而不逾矩。”
“逍遥自在,随心而不逾矩”岭山大仙念叨了几遍,再次露出笑容,“修行路上,达者为先。
晚辈只是糊涂百余岁年长,但要论道途中走的长短,却该称您为道长。”
“不必。”张逢摇摇头,“我有一位师父,我如今功力远远胜他,但他依旧是我最为敬重的恩师,是我练武途中的第一盏明灯。”
张逢看向岭山大仙,“道长亦是我道途中的第一盏指路明灯。”
“但道……道友,也传小道武学了。”岭山大仙很在意这个称呼。
“若是说不清,那就平辈论处。”张逢很洒脱,“你我皆为道友,不要再纠结这个了。”
“好!”岭山大仙听到张逢不愿再提,那就不提。
同时,他瞭望四周大好山川,笑着邀请道:
“贫道有意游天下,先行东南去。
道友,同行”
‘游天下……’张逢有些向往,但最后还是摇摇头,看向正北道:“我准备回正北,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整理。”
张逢抱拳,“岭山道友,再会。”
岭山大仙作揖,“张道友,再会。”
话落,两人相视一笑,于此地分别,一人缩地于正北,一御风往东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