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嫁衣(2/2)
大皇子和二皇子三皇子一向不和,此时三皇子站出来附和,自然不是看在耶律德光的面子。大皇子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三皇子的言辞简练而有力,他继续道:“放粮之事,百姓的疾苦需要紧急应对,若一味担忧后果,岂不让百姓陷入更深的困境?虽然秋冬可能有饥荒,但此时若不放粮,百姓的痛苦将更难以承受,且我们若能够提前着手恢复农业,增加粮食生产,也未必会让秋冬的危机如此严重。”
他顿了顿,扫视一眼全场,目光中带着一股锐气,“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困境而不作为。放粮并非无视长远之策,而是为了争取时间,为接下来的恢复工作创造条件。民心一旦稳定,国家才能稳步恢复。”
然而,张归义的神色依旧严峻,他冷冷地回望了三皇子一眼,缓缓开口:“三皇子所言虽有道理,但若仓库粮食一空,秋冬之时我们如何保障民生?百姓所急需的是眼前的粮食,但若一旦粮仓空虚,秋冬灾荒时又该如何自保?此举,实为急功近利,恐怕会因小失大。”
他话音未落,朝堂上再次传来几声低声的议论,显然不少人对张归义的观点表示赞同。大皇子也站起身来,补充道:“我们要审时度势,不能因一时的舆论压力做出短视之举。放粮虽能缓解百姓当前的困境,但要清楚地认识到,一旦粮食供应断裂,后果不仅仅是民众的死亡,而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动摇,朝廷的根基也将因此动摇。”
三皇子的目光锐利,他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耐心等待大皇子的讲话结束。他知道,在这场权力斗争中,不能急躁,必须理智而稳妥地处理每一个细节。
最终,他轻轻一笑,道:“大皇子所言的确有道理,但长远的安定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眼前的民生。我们要的不是单纯的解困,而是要通过现有的资源在保障百姓需求的同时,做好灾后的长远规划。我同意,秋冬可能会有饥荒,但这不是放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通过提前调动周边地区的粮食储备,确保灾后恢复有足够的粮源。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快农田的恢复与再生计划,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农业恢复。这不仅仅是一个应急措施,更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百姓的生产能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朝堂中的众位大臣,语气更加坚定:“如果我们此时坐视不理,百姓的疾苦无法得到及时缓解,民心散去,国家的稳定将更成问题。将眼前的痛苦和长远的安定结合起来,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朝堂上的气氛再次凝重,许多人开始默默点头,虽然心中依旧有疑虑,但三皇子的立场越来越清晰,且并非单纯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做决定,而是有着更为全面的考量。
就在这时,耶律阿保机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诸位,你们各自的意见,我都听在耳中。眼前的灾情确实紧急,百姓的疾苦我们不能无动于衷。但是,如何在保障眼前民生的同时,确保国家长久安定,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考量的。”
他微微停顿,深深看了一眼耶律德光与三皇子:“老五所提放粮之事,朕已听清楚,老三所言亦有其道理。既然如此,朕决定,暂时允许放粮,但放粮数量须严格控制,并且要确保粮食调拨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出现粮仓空虚的情况。至于此事。”
耶律阿保机沉吟一二,又道:“就交给老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