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108章 其实都是局

第108章 其实都是局(2/2)

目录

朱标眉头微皱,抬眼望向殿内高悬的巨大牌匾,上面 “正大光明” 四个大字在烛火下散发着庄重的气息。他顿了顿,斟酌着用词问道:“父皇,那您又是如何断定林墨有归顺之心,值得儿臣去收服呢?” 朱元璋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仿若看穿了世间所有的心思:“哼,他若没有一丝向朝廷靠拢的心思,又何必在台岛施行那些与我大明相似的政令?他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他名正言顺投入朝廷怀抱的契机。朕一直放任他,就是在等他主动示好,也在等你成长起来,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他。”

朱标眉头紧锁,似是被一层浓厚的阴霾所笼罩,眼中忧虑如墨,丝丝缕缕地蔓延开来。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父皇,若儿臣竭尽全力,最终仍未能收服他,又当如何是好?” 朱元璋听闻此言,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恰似寒夜中凝结的冰霜,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寒意。其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仿若寒冬的北风,凛冽而强硬:“若不能为我所用,留之实在无用,便杀了他,以免后患无穷。此人聪慧过人,心思缜密,若他铁了心与朝廷作对,以他那超凡的能耐,必成大患。到时候,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恐将风雨飘摇,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朱标心中猛地一震,恰似被一记重锤当胸击中,五脏六腑都似在这瞬间移位。他本就心思敏锐,此刻更是清晰地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已远超想象,如同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重磅炸弹,足以撼动整个大明江山。朱标微微点头,以示明白,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昏黄黯淡的烛光下,闪烁着如寒星般的幽光。此时,殿外一阵狂风裹挟着呼啸之声席卷而过,那风声尖锐凄厉,仿若鬼哭狼嚎。风声所到之处,殿门处厚重如毡的帘幕被吹得沙沙作响,仿佛是无数双无形的手在急切地撕扯,又似在为这场密谈增添一层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那风声仿佛是来自冥冥之中的警示,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滚滚而来,即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大明王朝。

这时,朱元璋又想起了蓝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仿若一只蛰伏已久的猛兽露出了獠牙:“至于蓝玉,朕早就想杀了他。他一直小心谨慎,自打凯旋归来,朕都没有合适的由头。如今他投奔林墨,倒是给了朕杀他的理由。蓝玉此人,勇猛有余,却缺乏谋算,在军中威望颇高,若留着他,日后恐会恃功而骄,不听号令,威胁到你的统治。”

朱标听闻蓝玉的凄惨下场,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感慨万千。蓝玉,这位大明的悍将,曾在沙场上纵横捭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明江山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立下了汗马功劳。想当年,他率领大军驰骋塞外,铁蹄所至,敌军望风披靡,那 “捕鱼儿海大捷” 更是威震天下,将北元残余势力彻底击溃,为大明边疆换来了长久的安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人物,如今却落得个身首异处、株连九族的悲惨结局。朱标深知,身处这帝王之家,权力的漩涡犹如汹涌的暗流,时刻潜藏着致命的危机,残酷无情超乎想象。在这权力的游戏中,稍有不慎,便会如坠万丈深渊,粉身碎骨,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蓝玉便是最鲜活且惨痛的例证 。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凝重地注视着朱标,双手微微交叠,语气里满是深沉与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为父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所做的桩桩件件,皆是为了你,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能够千秋万代、永享太平。如今局势错综复杂,暗流涌动,你要将诸事放在心间,好生谋划,切不可辜负了朕的一番苦心。” 朱标听闻,当即撩起衣摆,双膝跪地,上身挺直,双手伏地,而后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实实在在地触碰到冰冷的地面,发出沉闷声响,他声音坚定而有力,响彻大殿:“儿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负父皇所托,为大明的昌盛倾尽全力。”

从金銮殿出来,朱标心中五味杂陈。殿外,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深知,收服林墨,将是一场艰难无比的博弈,而这场博弈,关乎着他未来的统治,关乎着大明的命运。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迈着沉稳却又略显沉重的步伐,朝着自己的宫殿走去,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命运的天平之上,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