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115章 思索与筹谋

第115章 思索与筹谋(1/2)

目录

林墨伫立在百科学院那高耸的高台上,身姿挺拔却又透着几分凝重。他俯瞰着台下众人渐次离去的背影,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得老长,宛如一幅充满沧桑感的画卷。众人方才激烈的争论声,此刻仍好似幽灵般在他耳边不断回响,每一种观点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利弊交织,难以轻易评判,这愈发令他心中的天平摇摆不定,抉择变得千难万难。他的目光缓缓越过学院那略显斑驳的围墙,极目远眺,远处绵延起伏的山川与波澜壮阔的海洋映入眼帘。那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正是台岛,这片承载着无数百姓生活,也是他多年来拼死守护、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地方。

若选择归顺朝廷,从长远的视角审慎考量,台岛的确有望迎来诸多丰富资源的注入。这些资源涵盖了粮食、布匹、铁器等民生必需品,以及各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有了它们的加持,百姓的生活水平将显着提升,或许便能长久地沉浸于太平盛世之中,尽享安稳富足的日子。然而,朝廷的承诺在他心中却仿若缥缈云雾,难以捉摸。想起朱标之前的种种作为,其看似温和的举止背后,实则暗藏玄机。诸如在处理地方事务时,表面上给予了一定的自主权,却又在关键节点巧妙地施加影响,牢牢把控着局势。这般手段,让他无论如何都难以完全放下戒心。他对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有着极为深刻的认知,深知那其中犹如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各方势力相互交织、彼此制衡,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一旦踏入其中,稍有差池,便极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再无翻身之日。就拿过往的一些地方势力来说,他们怀着对朝廷的信任选择归附,可最终却因卷入朝廷内部的权力纷争,被无情地吞噬,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凄惨下场。但倘若决然拒绝归顺,朝廷是否会因此恼羞成怒,悍然动武?台岛如今的兵力,虽说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与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在局部地区也能形成有效的防御力量。军队中配备了不少精良的武器装备,士兵们也历经了严格的训练,拥有一定的战斗素养。可若与庞大的朝廷军队相较,那无疑是以卵击石,仍显得极为薄弱。朝廷军队兵强马壮,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精锐部队,还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先进的战略战术。一旦战争的烽火被点燃,台岛这片土地将瞬间沦为人间炼狱,百姓必将生灵涂炭,流离失所。想象一下,战火纷飞中,房屋被无情摧毁,百姓们四处奔逃,哭声震天。而多年来,全体台岛军民齐心协力,耗费无数心血换来的建设成果,也将在战火的无情肆虐下毁于一旦,化为乌有。那些辛勤开垦的农田、精心建造的房屋和工坊,都将在硝烟中消失殆尽,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

林墨神色凝重地回到书房,在那张古朴厚重的案几前缓缓坐下,案几上的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又坚毅的面庞。他轻轻铺开泛黄的纸张,拿起毛笔,蘸满墨汁,笔触沉稳而缓慢,每落下一笔,都仿佛承载着千钧重量,在权衡着千万人的命运。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想起了那些从大陆不远万里投奔而来的能人异士,他们背井离乡,怀着满腔热血与希望踏上这片台岛土地,若因自己的一个决定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他又将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如何自处?

与此同时,在大陆繁华的南京城,东宫之内,朱标眉头紧锁,正来回急促地踱步。他的身影在宫墙上映出长长短短的轮廓,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他每隔一小段时间,便忍不住向身旁的侍从焦急询问使团的消息,然而,每次得到的回应都是谈判尚未有定论的答复。朱标心中清楚,此次对林墨的谈判至关重要,若不能成功招安林墨,不仅自己苦心经营的威望将大打折扣,颜面受损,更会让朝廷的威严在四方藩属面前受到严重挑战。想到此处,他不再犹豫,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齐聚一堂,商议应对之策,期望能从众人的智慧中寻得破局良方。

“如今林墨犹豫不决,我们该如何是好?” 朱标眉头紧紧拧在一起,额间似被岁月刻下了几道沟壑,脸上满是忧虑之色,那目光仿若夜空中探寻方向的孤星,在诸位谋士间急切地逡巡,语气中透着火烧眉毛般的急切。大堂内一时陷入死寂,唯有烛火摇曳,光影在众人脸上晃荡,仿佛在跳着一场无声又诡异的舞蹈。

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留着山羊胡的谋士,仿若一尊古老的雕像,轻抚胡须,陷入了漫长的沉思。良久,他仿若从悠远的思绪中回过神来,缓缓开口:“太子殿下,依臣之见,林墨之所以这般迟疑,根源在于他对朝廷心存诸多顾虑。台岛孤悬海外,仿若茫茫大海中漂泊的一叶孤舟,他怕是担忧朝廷日后会对其不利,难以安心归附。” 朱标微微颔首,那动作恰似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一丝涟漪,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谋士见状,如被注入了一股力量,挺直身子,加重语气道:“我们不妨再向他展示朝廷的诚意,譬如承诺给予更多的自治权,台岛的诸多事务,大到律法的制定,小到赋税的征收,皆可由他自行决断,朝廷不过多干涉;或者在经济上给予更大的支持,派遣能工巧匠前往台岛,助力其发展民生,修筑坚固的工事,让林墨切实感受到朝廷的重视与宽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