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第16章 思考题与答案(2/2)
神学分辨原则
动机检验:
如果利用世俗资源的动机是为了拓展神的国度,就像保罗织帐篷支持宣教(徒18:3),这无疑属于“合理使用”。保罗通过自己的手艺织帐篷来维持生计,同时也为宣教事工提供经济支持,他的动机纯粹是为了传播福音,让更多人认识神。
相反,若动机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或权力扩张,就如同撒母耳警告君王贪权(撒上8:11 - 18) ,这种行为则属于“向世俗妥协”。当一个人利用资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和对权力的渴望时,就背离了神的教导。
结果评估:
要思考资源的使用是否导致信仰淡化。比如在利用商业盈利支持事工时,如果过度关注商业利益,与世俗价值观过度结盟,从而忽视了信仰的核心,这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同时,还要看资源的使用是否能使人归荣耀给神。马太福音5:16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只有当我们的行为能引导他人将荣耀归给神时,才是正确使用资源。
实践方案
商业与事工:合神心意的实践是盈利透明奉献,比如将商业盈利清晰明确地奉献出来,用于支持慈善机构等事工,让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公开透明,接受大家的监督。而需要警戒的是掩盖财务黑箱操作,提前6:10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如果在商业盈利支持事工的过程中存在财务不透明、贪污腐败等行为,就是向世俗妥协。
文化参与:可以用电影、艺术等文化形式来传递真理,正如腓立比书4:8所说“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通过优秀的文化作品来传播神的话语和价值观。但要警戒迎合低俗内容换取流量,以弗所书5:11说“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如果为了获取关注和利益而制作或传播低俗、违背道德的文化内容,就是错误的行为。
政治合作:基督徒可以为宗教自由发声,像使徒行传16:37 - 40中,保罗在遭受不公正对待时,为自己和信仰争取合法权益。但要避免以信仰背书换取政治利益,马可福音8:36说“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不能为了政治上的好处而牺牲信仰原则。
圣经例证
正面典范:尼希米用波斯王资源重建城墙(尼2:5 - 8),他怀着重建耶路撒冷城墙、恢复神的子民生活秩序的坚定信念,合理利用波斯王给予的资源。同时,他坚决拒与仇敌妥协(尼6:2 - 4),面对仇敌的诱惑和威胁,始终坚守信仰和原则,没有为了一时的和平或利益而放弃神的旨意。
反面警戒:巴兰为财利咒诅以色列(民22:7 - 21),他被摩押王的钱财所诱惑,违背神的命令,试图咒诅神的子民。尽管神多次阻拦,但他仍执迷不悟,最终遭神审判(民31:8) ,这警示着我们不能为了世俗的利益而背离神。
总结
经文焦点:约书亚记第十六章以以法莲支派的妥协为切入点,深刻地揭示了“半心顺服”所蕴含的危险性。它就像一个警钟,不断呼召信徒要彻底遵行神的旨意,不能在信仰的道路上有丝毫的懈怠和妥协。
当代使命:在当今时代,信徒在资源管理方面应当践行“分别为圣”的原则。以“凯撒的物与神的物”的智慧,巧妙地平衡使命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时刻牢记,最终的目标是让万物都服在基督脚下(林前15:27) 。
正如基色的迦南人成为以法莲的网罗(书16:10),在今日,信徒也应当时刻警醒“不可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6:24) 。只有怀着一颗清洁的心,摒弃世俗的杂念和诱惑,才能真正地拓展神的国度,让神的荣耀遍满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