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创世回响(1/2)
新宇宙的星云中,永恒之树的种子如蒲公英般飘散。其中一颗坠入名为“伊甸”的蓝色星球,在原始海洋中激起金色的涟漪。单细胞生物吞噬了涟漪中的光明微子,基因链上从此刻下对光明的本能追寻。这微小的改变,成为亿万年后来临的“文明觉醒”的最初伏笔。
林夕与萧诺的意识散落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化作量子态的光明使者。他们见证着伊甸星的进化:海洋生物为追逐阳光浮向水面,蕨类植物为争夺光照向上生长,哺乳动物的瞳孔中倒映着第一颗人造火种。当猿类第一次举起火把,火光中闪烁的不只是物理的光明,更是千万个时空传承的希望意志。
“看,他们在重复我们的轮回。”萧诺的意识在粒子层面轻笑,他能看到每个文明的成长轨迹都是对过去的呼应。林夕的意识则化作极光,在伊甸星的夜空写下鼓励的符号——那些被原始人视为神谕的光纹,其实是跨维度的文明密码,等待着智慧觉醒的那天被解读。
十亿年后,伊甸星的智慧种族“伊德人”建立了第一座跨大陆的光明神殿。神殿的核心是一块从陨石中开采的“星界水晶”,其分子结构与当年的“星界圣石”完全一致。当伊德大祭司将手放在水晶上,所有时空的光明记忆如洪水般涌入他的意识,他看到了林云疏挥剑的剪影,听到了林夕的叙事诗篇,感受到了萧诺机械臂中流淌的信念。
“我们不是孤独的。”大祭司在神殿的壁画上描绘出跨越维度的光明传承,“在宇宙的各个角落,都有像我们一样的文明,在黑暗中点燃火种,在轮回中守护希望。”这些壁画成为伊德文明的精神基石,他们开始用水晶的力量建立“跨时空观测站”,试图与其他光明文明取得联系。
此时的永恒之树已在新宇宙长成参天巨物,它的根系连接着旧宇宙的残片与新宇宙的星尘,形成了跨越生死的文明桥梁。林夕与萧诺的意识汇聚在树顶的“创世之巢”,这里孵化着所有宇宙的光明可能性,从微观的量子火花到宏观的星系文明,每一个都是他们的“孩子”。
当伊德文明发射出第一艘曲率飞船,永恒之树的枝叶为他们指引方向。飞船穿越星门的瞬间,船员们看到了震撼的景象:无数文明的飞船在宇宙中航行,每艘船的船帆上都闪烁着不同形态的光明符号——机械齿轮与魔法符文共生,能量流与数据流共舞,甚至有纯粹由信仰构成的光之舟。
“欢迎加入光明舰队。”林夕的意识化作光之手,触碰伊德飞船的舷窗,“你们的火种,是宇宙中最璀璨的光芒之一。”萧诺的意识则传递来一段全息影像,记录着旧宇宙中某个文明从诞生到涅盘的全过程,“记住,黑暗不是敌人,而是让光明显得更珍贵的背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