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会议争锋(2/2)
是来拆台的。青年建设发展会议进入第二天。
会场氛围愈发紧绷。
昨日“边角观察员”沈逸辰以一纸自动触发议程,打乱了宗系提前安排的议题排布,让宗家高层暗恼不已。
今日议题焦点落在“青年基层改革与财政执行效率”上,沈逸辰所主导的“青创联盟”因其庞大的执行面、体制外孵化模式,成了绕不开的核心对象。
而主持发言的,正是宗门七系之一、京圈秦家嫡孙——秦辰逸。
这人二十八岁,已是京政智库特邀代表,一向以“年轻权贵代表”自居,在各类演讲中大谈“制度性选拔”“血统式责任”,对“草根领袖”极为不屑。
更是曾在私下场合公开讥讽沈逸辰为:
“养在制度温室里的宠物文官,一旦断电,就会咬人。”
今日他站在台前,目光落在沈逸辰身上,嘴角含笑,却锋芒毕露。
“沈先生既然昨日有幸提交了一项特殊议程,今日正好请您回应一下——”
“关于您联盟主导的‘基层改革试点’,在实际财政运作层面的效率考核数据。”
“能否当众说明,您是如何规划资金流、执行周期与效率评估机制的?”
他语气温和,实则杀意满满。
——此话正戳沈逸辰最难解释的软肋:青创联盟是体制外孵化项目,不享受财政预算红头文件支持,大部分资金来自校企、非政府组织和匿名捐赠。
在体制内代表眼中,这样的模式本就不具“财政学意义”,说白了就是——玩票。
而一旦沈逸辰无法现场给出“标准化模型”数据,那他“青年变革代表”的名头将被瞬间击溃。
台下许多老代表已露出玩味笑意。
“这回怕是栽了。”
“让他玩数据,还不如让他跳舞。”
“还是太年轻了。”
可就在这时,沈逸辰却缓缓起身。
他没有急着回应,而是转身走向边桌的控制终端,拿起一张灰色磁卡,插入主屏授权口。
“沈先生——观察员不具备修改主屏权限,请注意——”
“我不是修改。”沈逸辰语气淡淡,“我是回应。”
屏幕闪过授权确认界面,紧接着,一份全新的试点计划框架图腾然展开。
投影顶部,一行小字亮出:
“青年公共利益智能执行平台试点”计划草案·青创联盟内测版本(未公开)
图像中,三条数据曲线在不断跃动——分别是:
财政执行响应时效比
资金沉淀率对比值
项目退改占比变化率
这些是只有中央财政一级项目才会用到的专业评估维度,极难构建,但画面上——它们正清晰、精密地实时运转,背后甚至标注着【第三方加密算法验证中】的字样。
台下惊呼四起,宗门席位一片哗然。
“这是什么版本?我没在通报资料库里看到过!”
“他们什么时候做出来的?!”
秦辰逸脸色一变,强自镇定:“你的数据从何而来?是否经过审核?你是试图将民间模型强插国家财政讨论体系吗?”
沈逸辰看了他一眼,笑意微扬:
“你问我数据从哪来?”
“很好,那我们就把你的问题拉到底。”
他按下第二份图表按钮,屏幕瞬间切换。
一组对比图赫然出现:
左侧:宗家主导的“青年基层基金计划”——执行周期平均67日,审批中断率23%。
右侧:青创联盟同类型项目——执行周期29日,审批中断率7%。
——这不是数据模型,这是赤裸裸的碾压!
更恐怖的是,最下方一排字体提示:
【以上数据全部取自宗家所属三大基金会2023年财报,自行公示平台爬虫同步抓取,无篡改】
全场死寂。
秦辰逸的嘴巴微微张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万万没想到——沈逸辰不仅不是“玩票”,而是在悄然之间,构建了一个比他们“标准体系”还更精确、更透明的制度闭环。
这不是反问。
这是公开处刑。
“你问我基层改革的效率?”
沈逸辰双手插袋,缓步走回座位,声音平静如水:
“你秦家用基金运作了三年,才做到我联盟三个月内的结果。”
“所以不是我该回答你,而是你该向我学习。”
话音落地,全场如坍塌一般爆出惊天掌声!
甚至有几名来自南部地区的高校代表,直接起身鼓掌。
主持席面色苍白,不得不暂时中断会议,宣布“休息十五分钟”。
而宗门席位一片死寂。
秦辰逸回到主桌,坐下的那一刻,冷汗早已将衬衣打湿,嘴角甚至在轻轻抽搐。
而沈逸辰此刻低头看着指尖,轻声道:
“你们挑衅我之前,至少查一下,我什么时候会给你们留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