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被班花绿了之后,校花女神为我痴狂 > 第八十章 宗家震怒,高层启用“规则封锁”

第八十章 宗家震怒,高层启用“规则封锁”(2/2)

目录

林紫然急得焦头烂额:“就像有人把我们的血管一段一段地掐住,但你想喊疼,他们还拿出医嘱说‘在帮你放毒’。”

“这就是他们要的状态。”沈逸辰目光深沉,“你以为他们真在打击我?不,他们在逼我们——自溃。”

但这一次,宗家算错了一步。

他们忘了,真正的权力,不止来自规则——还来自高于规则的人。

……

第六天上午九点,石城青创联盟总部门前,一辆黑色无牌奥迪缓缓驶入。

车门一开,走下来的,不是普通审查员,而是教育部分管青年事务的副部长——陶景铎。

这位政坛沉浮三十载的“儒派官员”,在青年政策领域一向极具话语权,凡他插手的事务,极少失败。

陶景铎走进联盟大楼时,全场一片肃然。

所有人都知道,他这次“亲临视察”,并非简单查账,而是——

一次来自更高层的试探:沈逸辰是否还能站得住?青创联盟是否还能撑得起?

宗家的人坐在会客室后排,脸上挂着“看戏”的表情。

他们早已通过各种“舆情回路”向陶景铎递送了各类“审查建议”:

青创联盟权力架构不清

数据模型未经审计即全网同步

部分合作平台存在不透明资金流向

联盟代表选举机制缺乏监督入口

四条建议,看似中立,实则步步为营。

只要沈逸辰在接待中稍有迟疑——便可坐实“治理不规范”,引发下一轮整顿。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

沈逸辰,在副部长抵达前,反而亲自递交了一份文件。

封面上印着八个字:

《主动合规审查申请函》

陶景铎眉头微挑:“这是?”

沈逸辰双手递上,神色不卑不亢:“联盟本应对所有监督保持欢迎与合作的态度,我们自己提审,才能证明我们不是在对抗。”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

“而是——在自证。”

会议室内一阵寂静。

随后,沈逸辰打开投影仪,抛出了第二份材料。

那是一套完整的“高校联合自治数据治理计划”,由青创联盟发起,涵盖了:

各校参与透明度评级体系

公共议题数据链路同步机制

青年事务动态行为轨迹模型

人工智能监管辅助反馈机制

每一页都配有执行路径图与三年期效果评估数据。

沈逸辰淡声介绍:

“我们不是在绕过制度,我们是在用新的方式,主动补足制度空白。”

“我们不靠台上的手势权威,我们靠台下的数据透明。”

“这是我过去三年,给青创联盟构建的治理底层。”

陶景铎看着屏幕,良久未语。

而当沈逸辰翻出最后一张投影时——宗家代表的脸,彻底变了。

那是一份对比报告。

标题:《青创联盟运营透明度报告》

比对对象:全国八大青年组织、十一家高校治理实验室、五个区级青年事务中心

结果:青创联盟在信息公开完整度、参与可达性、反馈延时控制等七项维度中,六项排名全国第一。

这,不是辩解。

这是正面碾压。

陶景铎放下手中茶杯,第一次抬起头,盯着沈逸辰看了足足三秒。

“这些数据……你准备了多久?”

“不是我准备的。”沈逸辰笑了笑,“是我们系统——每天自动生成的。”

“我们早就习惯,每一分钟都在被监督。”

“我们不怕有人查,我们怕——没人查。”

一席话落地,全场寂静无声。

宗家代表脸色发青,却一句话说不出来。

陶景铎起身,走向投影前,长叹一声:

“透明,本是制度最难的部分。”

“你用技术做到了……这一点,值得全国推广。”

他转身看向秘书组,缓缓道:

“提交联合报告,我将向上级建议,将‘高校数据协治模型’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

“由青创联盟提供初级框架模板。”

“沈逸辰,担任青年数据建模顾问。”

宗家众人如坠冰窟。

——他们花五天铺设“封锁墙”,却被沈逸辰一招“透明风暴”炸了一个天窗!

而发布会结束前,陶景铎私下对沈逸辰说了一句话:

“有人怕你太强,我只怕你不强。”

……

晚上十点,《青年时报》发出最新头条:

【沈逸辰主动接受审查,联盟治理数据成全国样板】

【封锁?不存在,数据即是最硬通货!】

而联盟后台的那条AI自评语,赫然亮起:

【沈式模型,信任指数+47】

这一刻,谁都知道:

封锁失败了。

沈逸辰,不但没有被抹除,反而被钉进了系统的中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