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宗家联手旧派教育势力(2/2)
“由学生代表独立讨论本校内教育安排、平台引进、资源使用建议方案,结果将提交至青创联盟平台备案。”
“如青创被剥夺职能,则独立维持。”
宗家内部炸锅。
“这不是沈逸辰构建的联盟。”
“这是——每个青年自己搭建的联盟。”
赵乾鹤愤怒砸碎茶杯:
“他不打了?”
“他特么是把联盟分给了所有人?!”夜,石城主城区。
青创联盟总部灯火通明,主屏幕正实时更新“千校议事系统”节点反馈数据。
一条条绿色连线在系统中高速跳跃,如神经突触般连接起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
【节点K72(岭南大学)——议题上传完毕】
【节点N21(江北政法)——跨校协同通过率87%】
【节点19(东川理工)——与d23(杭州师范)签署互议备忘】
【已激活高校平台总数:1017】
【平均反馈周期:36小时 8.4小时】
数据每一次刷新,都是联盟下沉结构的深化——
这是一次由青年自己推动、自我协定、自主执行的**“非官方系统构建试验”**。
在过去,教育资源调配来自顶层命令,教学议题只能被动接受。
而现在,每一所高校,都像一颗自旋卫星,在青创系统的引力下,完成自主运行。
“沈哥,我们……真的把千校计划跑通了。”
天机阁副组长许秋云望着屏幕,眼眶泛红。
沈逸辰坐在沙发上,手中仍握着那枚他从实验时代留存下的“逻辑芯片改造钥”,神情淡然:
“他们要架空我。”
“我就把这张椅子拆掉,让每个人手里都拿一把。”
……
与此同时,京城,国家议政委员会第五会议厅。
《青创联盟职能归档整合提案》进入最后一轮初审。
按宗家部署,一旦审核通过,青创将被并入“教育部青年专项事务办公室”,沈逸辰的联盟职权彻底作废。
提案人顾博文笑容自信,已做好向媒体通告的准备。
“请代表表决。”
主持人声音落下,屏幕上逐一点亮。
第一票:反对。
第二票:反对。
第三票:弃权。
第四票:反对。
第五票:反对。
……
顾博文的笑容逐渐凝固。
“……怎么会……”
秘书递来最新数据报告——
“目前全国高校已有1000+所同步启动‘青年议事会’,构成‘事实制度覆盖率’,舆情支持度高达91.7%。”
“多所高校发布联合通告:若青创被‘去职能’,则全体议事平台转为‘独立共治结构’,同时退出官方指导体系。”
这份报告后面,还有一份堪称压轴的联名信:
由全国356所学生会、127家青年组织、23家非政府公共协商平台共同签署,内容只有一句话:
“青创不倒,因为它早就不再是一个系统,而是千个系统。”
此刻再动它——即是向全体青年宣战。
宗家代表团彻底噤声。
赵乾鹤沉默退席,额角青筋跳动,冷笑一声:
“疯了,这小子……他不是构建结构。”
“他是释放结构。”
……
青创总部大厅,新闻发布会直播开始。
主持人声音激昂:
“根据青年议题组织联席组投票结果——正式任命沈逸辰为:新时代青年结构性变革首席代表。”
掌声如雷。
他登上主台,眼神从容。
没有感谢,没有套话。
他只看着镜头,说了一句话:
“你们以为,我会守着联盟这张牌死守到底。”
“但我告诉你们——我随时可以不要它。”
“因为我们早就不是系统的一部分。”
“我们,是系统的重新编织者。”
……
全网疯了。
【从联盟主席,到结构变革代表,他是升职?不,他是进化】
【宗家连夜删文,提案撤回通告流出!】
【千校计划一夜崛起,沈逸辰彻底掌握“青年权力结构主线”】
人民日报发布官方社评:
“当青年不再等待系统投票,而是自己搭建系统,那这个国家的未来,就已经不再属于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