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穿越明末成饿殍 > 第61章 暗流涌动

第61章 暗流涌动(1/2)

目录

在绥德府衙内,钱守庸和李师爷紧锣密鼓地安排着各项事宜。李师爷忙着挑选那些看着精明强干且能说会道的衙役和壮班成员,准备派往平远县。他把选好的人召集到一起,神色严肃,来回踱步,大声叮嘱:“你们都给我听好了!到了平远县,见人就说咱们绥德府的官军如何英勇,和那伙贼寇大战三天三夜,杀得他们丢盔弃甲、屁滚尿流。咱们虽然也有伤亡,但还是成功把贼寇赶出了县城。说话的时候,表情要坚定,语气要激昂,别露出一丝心虚,要是谁敢说错话、露了馅,回来有你们好受的!”众人连连点头,神色紧张又兴奋。

交代完这些,李师爷把带队的王班头单独叫到一旁,脸上闪过一丝阴狠,压低声音说:“王班头,还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到了平远县,找个没人注意的时候,把之前战死的那50多个民壮的尸体挖出来,把脑袋砍下来。记住,动作要快,别让人发现。这些脑袋,就当作乱贼的首级带回来,这可是咱们这场大胜的铁证,有了这个,上头才会信咱们的话,少不了你的好处,要是办砸了,你自己掂量掂量后果!”王班头脸色煞白,咽了咽口水,犹豫着点了点头。

而钱守庸则坐在书房中,亲自撰写给巡抚大人的汇报文书,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力求将自己描绘成一位足智多谋、英勇无畏的地方官员,把这场大败包装成一场可歌可泣的胜利。写完后,他将笔重重一搁,靠在椅背上,满脸愁容。

这时,李师爷端着茶走进来,见钱守庸这副模样,忙问:“大人,可是有烦心事?”钱守庸长叹一声,“还不是李明那事儿,他拿住咱们的把柄,放咱们回来之时非要十日之内给他送军粮过去,这可如何是好!这趟我估么着怎么也得送个300石才能过关,师爷,你快帮我想想办法,这么多粮食从哪儿出?”

李师爷眼珠子滴溜一转,凑近钱守庸低声说:“大人莫急,要不咱们从军粮储备里悄悄挪一部分?就说清点有误,账面上做做手脚。再从各县征调一些,找个由头加征赋税,就说为了修缮城防,这样也能补上缺口。”钱守庸眉头紧皱,思忖片刻后说:“也只好如此了,此事务必隐秘,绝不能让人察觉。”李师爷点头应下,匆匆去安排了。

与此同时,左天成收到了绥德府断粮的消息,顿时暴跳如雷。他的营帐内,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左天成一脚踢翻了身旁的凳子,怒吼道:“钱守庸这老匹夫,竟敢断我粮草!这不是逼我出兵吗?”

副将苏怀玉赶忙上前,神色焦急又带着几分谄媚,劝道:“将军息怒!依我看,咱们不得不出兵平远县了。刚得到消息,知府大人已经带兵夺回平远县了,咱们此番前去,就是去安定、弹压地方。听说那伙贼寇早就被打得躲进深山,不知去向。咱们此番去不会有硬仗要打,没什么危险的,您就别气坏了身子。”左天成听了,眉头稍微舒展了些,但还是满脸狐疑:“钱守庸有这能耐?我看其中必定有诈,不过眼下粮草被断,也只能先去平远县走一趟,苏怀玉,你给我把兄弟们都整顿好了,时刻提防着。”苏怀玉连忙应下。

另一边,在平远县城,李明和义军众人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撤离做准备。各营士兵开始收拾行囊,整理武器装备,城中的百姓们也得知了义军即将离开的消息,不少人心中满是不舍。

有几位百姓找到李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说道:“将军,你们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这些日子,多亏了你们,咱们百姓才过上几天安稳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