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宁远余波(2/2)
钱守庸独自伫立在城楼上,望着城外满目疮痍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悲愤与无奈交织。这场大战,宁远城虽得以保全,还斩获不少鞑子首级,自己应该会得不少好处。但周边堡垒沦陷,军民死伤无数,自己作为封疆大吏却实在是无可奈何。祖大寿的行径,更是让他恶心的要死。但他清楚,此刻冲动不得,必须从长计议,借助王承恩的力量,揭露祖大寿的真面目,然后借助皇帝的信任,慢慢与祖大寿争夺辽东的实际控制权。
不多时,李师爷返回,呈上写好的给朝廷的捷报。钱守庸仔细审阅了一遍,觉得措辞恰当,便盖上了督师印信。随后,李师爷又将写给王承恩的密信交给钱守庸过目,钱守庸也没看,摆摆手安排李师爷,让他唤来一名心腹,将密信亲自交予他,神色严肃地叮嘱道:“钱忠,这封信关系重大,你带上它随报捷的队伍一同前往京师,务必亲手交到王承恩公公手中。一路上务必小心,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钱忠单膝跪地,一脸坚定地说道:“家主放心,小的就算拼了性命,也定会完成任务!”说完,小心翼翼地揣好信件,转身离去。
且说那心腹钱忠随着献捷的大队人马,一路风餐露宿终于抵达京师,成功将密信交到王承恩手中。王承恩看罢,知晓了第二次宁远大捷的真相,对祖大寿勾结后金意图谋杀督师的恶行深恶痛绝,便专门选在崇祯皇帝阅览宁远捷报之时,在旁侍奉。
崇祯皇帝看着钱守庸捷报上所言抓到后金将领达尔汉辖,俘虏八十余人,斩首六百多人的战果,不禁龙颜大悦。称赞道:“钱爱卿果然不负朕望,塔山等堡的将士也都忠勇可嘉!应当交内阁议赏。”
王承恩见状,赶忙趁机将祖大寿勾结后金,意图借刀杀人,以及在宁远战事中种种不作为、趁机抢占堡垒的实情,一五一十地告知崇祯。崇祯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拍案而起:“祖大寿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然而,冷静下来后,崇祯也深知祖大寿在辽东根深蒂固,且手握重兵,影响力极强,此刻不能轻易动他。无奈之下,崇祯只能下旨褒奖钱守庸一番,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以示嘉奖;同时,以救援迟缓为由,罚祖大寿俸禄半年,以儆效尤。
旨意快马加鞭送往辽东,钱守庸接旨谢恩后,看着手中的圣旨,心中五味杂陈。虽说得到了皇上的褒奖,但想到死去的第三旅将士和诸堡百姓,以及皇帝对祖大寿轻飘飘的罚奉,使其并未得到应有的严惩,他心中便涌起一股无力回天之感。不过,他也明白,皇上也是无奈之举,希望罚奉能让祖大寿有所收敛吧。既然已经与祖大寿撕破了脸皮,那么接下来他就要与祖大寿慢慢争夺这辽东的实际控制权了。“我就不信,玩权谋我堂堂一文官督师会斗不过你一个武夫!”钱守庸看着远处一片火烧云,暗自给自己打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