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AI之后 > 第159章 谶纬之道论朝局

第159章 谶纬之道论朝局(1/2)

目录

郑玄叹气道:

“我曾查阅历代四夷所得,种子药材或许有用,余者寥寥。我以为,宝藏尽在经史子集。是故,‘求诸近则得’,乃至理名言也。”

张陵同样叹气道:

“我隐居蜀中鹤鸣山,与蛮夷交往甚密,有所得,无大用。”

王玄甫点点头,不再多话。张角问道:

“解承负之法,甚是玄妙,为何意犹未尽?”

宫崇笑着回答道:

“我师留有几十卷经书校对,下次聚会带来。”

襄楷:

“诸位,别急于抄书,有话请讲!”

淳于叔通:

“我师徐从事传下一部《龙虎上经》,是丹道大法。然,徐师言简意赅、晦涩难懂;贫道贫,缺钱炼丹,无法检校其中道理!”

张角:

“我游历天下,治病救人,看尽人间凄楚,苦于无救世之法。今观《太平清领书》,茅塞顿开。诸位,我欲效仿张陵,传太平道于天下,致天下太平。”

襄楷:

“张角之说或许可行,宫崇以为如何?”

宫崇:

“治理不善,非独天地、人君之过,百姓人人有错,更相承负。若张角传道于天下,上行于君,下达于民,则君臣民相通,并力同心,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气,天灾人祸尽消,则天下可得太平。”

王玄甫皱眉,放下笔说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当行无为之事。尔等所为,扰乱天机,非但无济于事,恐三七之厄(210年),变为三易之厄(192年)。”

张修:

“张角之言大善,在下无致太平之能,愿以医入道,救民于水火。然,老子五千言恍惚晦涩,民人难懂。我着《老子想尔注》,为天下蒸民解老。然,鄙人才疏学浅,还望有道之君,助在下一臂之力。”

张陵:

“你我同在巴蜀,理应相亲相爱,我帮你!”

张皓:

“我师青牛道士封衡,知天下大势,非人力可为,故游历天下,尽微薄之力,行医救人!”

刘洪:

“谶纬之道虚妄,非圣人之道,故君子不取。日食、月食,旱涝、地震,均为天地之道,与皇帝、朝廷、蒸民何干?我愿精研天文,以修历法之误,可预知日月食。”

宫崇:

“你沉湎于天文、阴阳、历算,不曾涉猎谶纬之学、望气占候吉凶之道。公矩是此中大家,理应展现神仙手段,让世人晓得道家本领!”

众人各怀目的,纷纷出声,希望襄楷展示绝技。襄楷推辞无果,欣然允诺。

众人走出茅庐,鸟瞰雒阳,寻找灾异之象。王玄甫捡起一粒碎石捏在手中,指着山下大喊道:

“快看,那是什么?”

众人看去,翠云山山脚下,有位抓兔子的农夫。趁众人目光转移之际,王玄甫弹出碎石,一只鸟雀应声而落。张让听到王玄甫大喊,余光扫了一眼山下,紧盯王玄甫不放;等到鸟儿掉落,大喊道:

“快看、快看,有鸟坠落!”

众人转头看去,看到了摔死的小鸟,又齐齐看向襄楷,以目光询问,这是什么征兆?襄楷皱眉,念念有词;掐指一算,指着山下的农人说道:

“此田舍郎恐有牢狱之灾!”

张让不解其意,问道:

“燕雀与农夫、兔何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