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AI之后 > 第161章 汉中的酒

第161章 汉中的酒(2/2)

目录

两人认识,还有说不清、不愿提的恩怨。封君达冷淡,樊志张则不同,笑容可掬,从里到外,都透着亲切:

“君达,多年不见,特意来看你。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说着话,樊志张拎起手上的两只陶罐,兴高采烈地说道:

“君达,你最喜欢的酒!”

封君达冷哼两声,脸上还是没有表情,回怼道:

“我有事进山,你随便。”

说完话,转身离开。走了两步,扭头对王玄甫说道:

“你不走?”

王玄甫转过身,背对樊志张,对封君达做了个鬼脸,嘴里说道:

“封公,樊公来一趟很不容易,我替你招待;你忙你的,别管我们!”

封君达冷哼一声,头也不回,走入深林。目送封君达离开,王玄甫很热情地将樊志张请进自己的茅庐:

“樊公,坐!有酒没食可是不行;你先休息,我来做饭!”

学了半年封氏膳食,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外人,肯定不能轻易放过,有必要验证,庖厨技艺究竟达到什么水平。

食物丰盛,彘、脍、炖、炒,四样。樊志张一点不认生,打开带来的两坛子酒,一人一坛,举着酒坛子说道:

“王公,你我一见如故,先喝一口!”

喝完一口酒,两人吃饭,全然忘记“食不语”,一边吃喝一边聊天。樊志张很能说,一张伶俐之口,竟然能够说个不停。王玄甫口拙,几乎找不到机会说话,只能找到“哼哈”的机会,作为应和。王玄甫不由感慨,游历八方,沉默寡言未必是好,能不能如樊公一样,能说会道?

樊志张主讲凉州,谈西羌,而且,从尧舜的舜时代谈起: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放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

这些掌故,王玄甫确实不清楚,因而对樊志张肃然,敬以为神。王玄甫聚精会神,樊志张心情大好,滔滔不绝,直到酒醉饭饱,才讲到“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樊志张戛然而止,将话题转到王玄甫。王玄甫不愿谈三辅以东,告诉樊志张:

“我打算西游,路过鸟鼠同穴山,小驻几日。现在准备离开,去往西域。”

樊志张一拍大腿,说道:

“王公,既然西游,肯定先游西凉;而游西凉,避不开诸羌。正好,我到崆峒山一带有事,不如你我同行,一路游历诸羌。到了崆峒山,你可以走北路,借道高平,直达武威!”

去往崆峒山,要走回头路;王玄甫有些懵,怎么都没想清楚,为何是顺路。既然有见识的樊志张都说顺路,那一定是顺路,自己不明白其中原因而已;或许,距离远,路反而好走。

左等右等,不见封君达出山;王玄甫不愿再等,留言离去。临别之际,看着自己的茅庐,心生感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想来想去,将封君达的庖厨器具,从炉灶开始,全部收拾到一起,包成一个大包裹,背在背后,还不忘给樊志张解释道:

“我这人好吃,又喜欢自己动手;带着厨具,图个方便。”

樊志张不知道是卖酒还是其它目的,带了不少随从,带着很多酒。路途之中,樊志张继续讲述西羌故事;而王玄甫,同样保持着自己的习惯,看到特别的野菜、野果、药材,总会停下来采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