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针锋相对(1/2)
不可否认,山秀峰的学习成绩十分出色。在每一次考试中,他只要稍稍用些心思,成绩便总是名列前茅。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难题,他总是能第一个举手,给出精准又独到的解答;课后作业,他完成得又快又好,解题思路清晰得让人赞叹。他的思维敏捷,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远超同龄人,仿佛脑袋里装着一本随时能查阅的智慧宝典。可即便如此,他却始终得不到班主任张席的丝毫青睐。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张席总是对那些给她送过好处的学生大加赞扬,眼神里满是欣赏,而对山秀峰的优异成绩,却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仿佛他的努力和优秀都不值一提。
这让山秀峰感到无比郁闷,每次看到班主任,他心里就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为什么老师要如此区别对待学生。不过,他也深知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的道理,所以,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情,他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不去得罪班主任。可班主任却一如既往地根据同学家长给的好处来区别对待学生,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在她眼里,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似乎都比不上那些名贵的礼品和厚厚的红包。
再说《长恨歌》的事情。这首长篇叙事诗篇幅冗长,洋洋洒洒数百字,情感细腻,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初见,到马嵬坡下的生死离别,再到后来的苦苦寻觅,每一句都饱含深情,想要背诵下来确实有一定难度。全班学生中,有一半左右的人没能按时背下来,这可让班主任张席抓住了把柄。她就像一只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兴奋得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一个个给那些不会背的学生家长发微信。微信里,她言辞犀利,把学生的问题说得十分严重,仿佛这些学生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家长们对她的这种行为早已心知肚明,也习惯了,便纷纷心领神会地偷偷约班主任见面,给她塞好处。见面时,家长们满脸堆笑,小心翼翼地递上精心准备的礼品或红包,张席则满脸笑意,自然是来者不拒,通通接收。对她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发横财的好机会,何乐而不为呢?每次收到好处,她都会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花这笔钱,是买一件昂贵的衣服,还是去高档餐厅享受一顿美食。
而山秀峰其实对《长恨歌》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那些优美的诗句,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句都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但他心里憋着一股气,故意装作不会背的样子。他就是想看看,班主任到底还能使出什么招数。他觉得老师的行为太不公平,他要让老师知道,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被她随意拿捏的。这一装,果然让老师抓住了把柄,张席毫不犹豫地给山秀峰的母亲发了微信。
山秀峰的母亲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妇女,每天为了家庭辛勤劳作,根本不知道班主任的那些歪心思。收到微信后,她心急如焚,一再地向老师道歉,言辞恳切地说要好好管教孩子,让老师放心,一定会让孩子把《长恨歌》背下来,给老师一个满意的交代。她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督促好孩子学习,满心都是愧疚。
张席看到山秀峰母亲发来的短信,不禁一声叹息,心里满是失望。她心想:“怎么会有这么不开窍的家长?别人都懂的事情,到了她这儿,怎么就装糊涂呢?难道是故意装傻充愣?” 张席越想越生气,于是把这股愤怒一股脑地发泄在了山秀峰身上。在她心里,山秀峰和他的母亲就是故意和她作对,让她下不来台。
这天早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的小径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诉说着新一天的喜悦。山秀峰像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他刚一进门,就听到一声尖锐的呼喊:“站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