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荣城市探案 > 新的案件114

新的案件114(1/2)

目录

06:15 渔村铁匠铺

晨雾裹着煤烟在屋檐下盘旋,林念初蹲在淬火池边,镊起一片未燃尽的焦炭:"这是船舶锅炉专用的高热值焦,硫含量比民用炭低17%。"

老铁匠的独臂微微颤抖,铁钳不慎碰倒墙角的青铜锭。黄海明拾起铜锭,日光下隐约可见"2003-09"的轧制批号:"明代铁匠会用轧钢机刻编号?"

后院突然传来瓦罐碎裂声,唐静薇掀开茅草堆,二十余个釉面剥落的陶瓮里,整整齐齐码着船用铆钉。氧化层下残留的镀锌痕迹,与三年前海关截获的走私船甲板材质完全一致。

插图A

[传统手工铁器与现代工业制品氧化层显微对比图]

09:40 祠堂藏经阁

潮湿的霉味中,法医老陈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泛黄的《潮汛录》:"这页的靛蓝颜料里混着二氧化钛——二十世纪船用涂料的增白剂。"

"光绪年间修补时..."守祠人话音未落,林念初突然抽出古籍封面的桐木板。紫外线照射下,板缝渗出淡蓝色荧光——船舶密封舱专用的环氧树脂胶。

阁楼地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黄海明撬开第三块地砖,露出裹在油纸里的船舶电台零件。锈蚀的旋钮上,1998年的出厂编号清晰可辨。

插图b

[古籍装帧材料与现代工业粘合剂化学分析表]

13:20 废弃灯塔

咸涩的海风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唐静薇用地质锤敲击旋转基座:"铸铁齿轮的咬合间隙超标三毫米,这是长期承受非设计荷载的特征。"

"六十年代就废置了..."管理员话音未落,实习生小王在观测室角落发现成堆的荧光棒残骸。褪色的塑料外壳上,"三井船舶2001"的激光防伪标正在海风中剥落。

黄海明突然抓住锈蚀的扶梯:"不对!这螺旋铁梯的倾斜角度..."他掏出量角器测量,"和走私船逃生通道设计图完全一致!"

插图c

[传统建筑结构与现代船舶工程力学参数对照表]

16:05 海藻养殖场

夕阳将浮球阵列染成橘红色。林念初划开附着在缆绳上的贻贝群,露出内部包裹的青铜链条:"每十厘米嵌有钛合金链环,这种复合工艺2010年才应用于深海探测器。"

养殖户的小船仓皇转向,船桨搅起海底淤泥。法医老陈用采样瓶舀起泛着油花的泥水:"这是船舶润滑油降解产物,与去年泄漏事故的污染样本色谱图重叠率达92%。"

西南方五百米处的浮标突然倾斜,潜水员在浑浊海水中摸到成捆的青铜器仿制品——每个底座都带着消磁处理过的RFId芯片。

插图d

[海洋生物附着物与人工制品腐蚀痕迹对比图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