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荣城市探案 > 新的案件116

新的案件116(2/2)

目录

白炽灯下,七艘失踪船舶的残骸照片铺满墙面。法医老陈将新证物放入比对系统:"减震垫片上的摩擦痕迹,与科考船海底取样器的固定卡槽完全匹配。"

"这才是真正致命的证据。"唐静薇调出三井集团报关记录,"他们所谓'传统工艺改良'的桐油灰配方,刚好在六艘改装船沉没前三个月更新过。"

窗外突然雷声大作,老船工冒雨送来泛潮的账本——1998年至2003年的维修记录里,二十七处艌缝工程都标注着相同的危险符号。

新案经纬

■ 硅酸铝纤维含量与失踪货轮锅炉维修记录高度吻合

■ 木材防腐剂残留指向三井集团2010年环保技术专利

■ 锡箔纸编号揭露五条未申报的近海走私航线

■ 电子绘图仪储存卡残留数据覆盖关键潮汐期

■ 减震垫片磨损形态锁定科考船设备非法拆解事实

次章预告:舵楼遗韵

▲ 船尾楼榫卯结构发现液压装置安装痕迹

▲ 传统罗盘磁针检出消磁防护涂层

▲ 水密舱隔板夹层藏有现代声呐图纸

▲ 船首像内部嵌着GpS定位模块

▲ 古海图羊皮夹层检出船舶黑匣子绝缘材料

(本章关键物证:掺假桐油灰、带编码木材、祭祀锡箔纸、电子绘图仪、减震垫片)

铁证如山

「改良需要代价!」三井工程师在审讯室扯开衬衫,露出胸膛上的烫伤疤痕,「二十年前那些破船漏水时,你们官府在哪里?」

法医老陈将事故模拟图投影在墙上:「但2003年'昌荣号'沉没前,你们故意在艌缝里掺入吸水性材料——这是谋杀!」

暴雨夜,缉私队突袭三井集团材料实验室。在防潮柜最深处,林念初找到了1978-2018年的"传统工艺改良日志",泛黄的纸页上,每个所谓"创新"都对应着一起未公开的海难事故编号。

裂痕昭昭

十日后,在当年沉船幸存者的指认下,老船匠颤抖着还原了真正的祖传配方。当桐油、石灰与贝壳粉以5:3:2的比例混合时,检测仪显示其防水性能比三井"改良版"高出17个百分比——六百年前的手艺,在科学数据中迸发出令人窒息的讽刺。

咸涩海风卷着浪沫扑进船坞,将那本写满篡改记录的"工艺创新手册"一页页撕碎。每一片飘飞的纸页上,现代工业的黑色油墨都在古典航海图的朱砂标记前褪成惨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