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案件127(1/2)
06:10 码头缆桩
晨雾未散,林念初蹲在青苔斑驳的系缆石旁,卡尺测量石面上深达2.3厘米的勒痕。";尼龙缆绳的摩擦系数,";她将硅胶倒模举向朝阳,";这种V型纹路只有万吨级货轮系泊才会形成——你们渔村码头停过集装箱船?";
村长攥着烟斗的手一抖:";大潮冲的...";
";大潮能冲出台风级系泊设备的刮擦角度?";法医老陈调出海事卫星图,石面刮痕走向与上个月逃逸的走私油轮GpS轨迹完全重合。
插图A
[传统麻绳与万吨货轮尼龙缆绳勒痕力学分析]
08:35 支线:船钉检验台
唐静薇将锈蚀的船钉浸入除锈剂,金属表面突然泛起蓝紫色光晕。";锰镍合金?";她将光谱仪对准钉帽,";这种耐高压材料通常用于海底输油管道。";
船匠试图夺回铁钉:";祖传的...";
";祖传到钉体残留的硫化物成分,和东海三号输油管被盗段的腐蚀特征完全一致?";黄海明展开海关报告,某段海底管道被盗割的锯齿状切口,正与这枚船钉的螺纹间距严丝合缝。
10:50 渔汛档案室
泛黄的《潮汐录》在紫外线下渗出墨迹,林念初用比例尺丈量字间距:";';三月鲫鱼肥';实际标注原油走私船靠岸周期,每道波浪线代表涨潮时分的雷达盲区。";
渔民代表踢翻板凳:";这是老辈人的经验...";
";经验能精确到分钟级潮汐预测?";法医老陈播放录音,油轮船长审讯时交代的暗号,竟与六十年代手抄本上的渔谚节奏完全同步。
插图b
[传统潮汐歌谣与原油走私船靠岸时间轴叠加]
13:15 船漆实验室
显微镜下,剥落的漆皮夹层里蜷缩着鳞片状物质。黄海明用镊子夹起半透明薄片:";玳瑁甲片?这种濒危物种的贸易数据,和三井水产的冷冻货柜报关单对得上。";
船主瘫坐在检测台前:";海浪卷上船的...";
";海浪能卷出人工修剪的嵌合缝?";唐静薇展示漆层截面,每片玳瑁都被打磨成0.3毫米薄片,与三井申请的";传统漆艺复原专利";中的镶嵌手法如出一辙。
插图c
[天然船漆与濒危物种甲片夹层显微对照]
15:40 橹槽勘测点
林念初将硅胶注入船橹凹槽,拓印出细密的环状磨损纹。";每道纹路间距1.2毫米,";她比对海洋测绘仪探针数据,";这是专业水文探测器在船体固定架上常年震动形成的痕迹。";
船老大抹着汗辩解:";摇橹当然会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