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渭曲大战传捷报 侯景败退回洛阳(1/2)
众将领虽然不敢违抗军令,但脸上都带着几分惧色。
唯独宇文深露出笑容,上前向宇文泰道贺。
“高欢在河北根基深厚,深得民心。
他要是死守地盘,我们还真拿他没办法。”
宇文深眼中闪着精光,语气笃定,“可他现在孤军渡河,完全是被愤怒冲昏了头——窦泰战死。
他咽不下这口气,才冒险来报仇。
这种‘忿兵’,必败无疑!”
宇文泰眉头微挑:“哦?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宇文深自信一笑:“给我一支令箭,调王罴的兵马,截断高欢退路。
咱们前后夹击,定能让他全军覆没!”
宇文泰点头赞许:“好计策!
不愧是宇文家的智囊。”
随后,宇文泰派颖昌公达奚武去侦察敌情。
达奚武只带三名骑兵,换上东魏军服,悄悄靠近敌营。
天色渐暗,他们在离营几百步的地方下马,伏地偷听,记下敌军口令。
夜里,他们又装作巡营士兵,骑马在营中穿梭,竟无人察觉。
回营后,达奚武向宇文泰汇报:“高欢军心松懈,毫无防备,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宇文泰正打算下令逼近敌营,突然探马来报:“高欢大军快到了!”
宇文泰立刻召集众将,沉声道:“诸位,敌军将至,我们得赶紧商量对策。”
夕阳西下,渭水河畔的芦苇荡随风摇曳。
西魏军营静悄悄的,连旗帜都收了起来,仿佛空无一人。
此时,东魏大军压境,主帅高欢勒马远望,眉头紧皱。
他身旁的仪同三司李弼拱手道:“敌军兵少,我们不宜在平地列阵。
东边十里处的渭曲地势险要,不如先占据那里,以逸待劳。”
西魏统帅宇文泰点头赞同:“好计策!”
于是,他迅速下令移军渭曲,背靠渭水扎营,并命李弼率军守右翼,赵贵守左翼。
将士们全部埋伏在茂密的芦苇丛中,约定听到鼓声再杀出。
天色渐暗,高欢的大军终于赶到。
远远望去,西魏军营一片死寂,只有深不见底的芦苇荡和泥泞的沼泽。
高欢心生疑虑,担心有埋伏,便打算放火烧掉芦苇,逼出敌军。
这时,大将侯景却站出来反对:“我军声势浩大,理应活捉宇文泰,向天下示威!
若用火攻,即便烧死他,也毫无威名可言!”
一旁的猛将彭乐更是急躁,拍马嚷道:“我军十倍于敌,百人抓一个都绰绰有余,何必用火攻?
直接杀过去便是!”
高欢原本谨慎,但被二人这么一激,也热血上涌,当即挥鞭大喊:“全军进攻!”
东魏士兵一听命令,争先恐后地往前冲,阵型瞬间大乱。
西魏营内,鼓声骤震,杀机骤起。
芦苇丛中,伏兵执戈冲出,如狼似虎,直扑欢军。
赵贵率军从左翼杀入,李弼自右翼突进,两路夹击,瞬间将欢军截成数段。
欢军阵脚大乱,士兵惊慌四散。
“杀!一个不留!”
李弼厉声喝道。
他的弟弟李檦年少胆壮,身披重甲,隐于马背。
他瞅准时机,突然跃马冲入敌阵,长矛左右突刺,敌人还未反应过来,便纷纷落马。
高欢军士兵惊恐大喊:“快躲开!
这小儿厉害!”
此时,欢将彭乐正带着三分酒意,杀得兴起。
他性情暴烈,战意狂放,竟一把扯下甲胄,赤膊上阵,如疯虎般冲入西魏军中。
“哈哈哈!谁敢挡我!”
彭乐狂笑,挥刀乱砍。
西魏征虏将军耿令贵见状,挺枪迎战。
他目光如电,一枪刺出,直取彭乐胸口。
彭乐急忙挥刀格挡,却已迟了半拍。
枪尖刺入胸膛,鲜血喷涌,肠子都流了出来。
“啊——”彭乐痛吼一声,却仍不退却。
他双目赤红,狂吼道:“再来!”
鲜血狂喷,他却大吼一声,拚死再战。
旁有他将飞马赶到,接住耿令贵厮杀。
乐和这才有机会拨转马头,退出战阵。
他低头一看,肠子都露出来了,赶紧扯下战袍裹住伤口。
“将军,您伤得不轻,先回营吧!”
一名亲兵焦急地劝道。
乐和咬牙摇头:“不行!仗还没打完!”
可抬眼一看,自家军队已经溃败,如潮水般退了下来。
他再想冲回去,哪还来得及?
后方鸣金声响起,他只得随众撤退。
宇文泰见敌军败走,也不追赶,收兵回营。
众将纷纷上前报功,个个脸上带着得意之色。
李檦身材矮小,却提着一颗敌将首级,昂首挺胸地站在帐前。
宇文泰见了,笑着对左右道:“打仗靠的是胆量,不在个子高矮!
你们看,李檦年纪轻轻,照样能斩将杀敌!”
正说着,耿令贵大步走进来,铠甲上全是血,连战袍都染红了。
“好一员猛将!”
宇文泰赞叹道,“甲上这么多血,可见杀敌之勇!”
耿令贵咧嘴一笑:“末将只是尽力而为,不敢居功。”
宇文泰满意地点点头,命人一一记下战功,准备犒赏三军。
众将士见主帅如此公正,心中欢喜,纷纷告退回营,各自休息去了。
高欢一路奔回信原,心里还盘算着重整残军,再和敌军决一死战。
他叫来张华原,厉声吩咐道:“去各营清点人马,看看还剩多少兵将!”
张华原匆匆巡视一圈,回来时脸色煞白:“主公,各营都空了,士兵全跑了!”
高欢不肯相信,怒道:“胡说!再查!”
这时,阜城侯斛律金上前劝道:“主公,军心已散,再战无益,不如速回河东!”
高欢仍不甘心,斛律金急了,直接命人牵马过来,催促道:“事不宜迟,请主公上马!”
高欢勉强跨上马背,却迟迟不肯扬鞭。
斛律金见状,一鞭子抽在马臀上,马儿吃痛,驮着高欢向东疾驰。
到了河边,身后忽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追兵来了!
高欢大惊,连忙喊道:“快!渡河!”
可船还停在河心,一时靠不了岸。
将士们慌了,有人直接策马跳进河里,结果全被激流卷走。
高欢见势不妙,赶紧换了匹骆驼,这才勉强爬上船,狼狈渡河。
这一战,高欢损兵折将,八万甲士葬身沙场,十八万件铠甲兵器尽数丢弃。
宇文泰听说高欢逃跑了,这才带兵追到河边。
远远望去,高欢已经过了河,他立刻下令停止追击。
这时,各路人马陆续赶来。
都督李穆急匆匆地跑来,抱拳道:“大将军,高欢已经吓破了胆,咱们赶紧渡河追击,别让他跑了!”
宇文泰摇摇头,叹道:“古人说‘穷寇莫追’,这是兵家至理。
咱们已经大获全胜,见好就收吧!”
他望着对岸扬起的尘土,心想:高欢虽败,但实力尚存,贸然追击,未必能讨到便宜。
回到战场,宇文泰下令:“每人在这里种一棵柳树,纪念今日的胜利。”
士兵们纷纷动手,很快,荒凉的战场上立起了一片新绿。
微风拂过,柳枝轻摇,仿佛在诉说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第二天,大军凯旋,回到渭南。
庆功宴上,众将举杯欢庆。
宇文泰高举酒杯,朗声道:“此战全赖诸位奋勇杀敌,今日论功行赏,绝不亏待大家!”
李弼笑着拱手:“全凭大将军运筹帷幄,我等不过尽了本分。”
赵贵也附和道:“是啊,要不是大将军指挥得当,哪能这么顺利?”
宇文泰哈哈大笑:“都是将士用命!”
随即宣布:“李弼、赵贵等有功将士,各进爵位,增封食邑!”
众将闻言,纷纷拜谢,帐中一片欢腾。
高欢回到晋阳,心里憋着一团火。
这一仗输得窝囊,他越想越气,拳头攥得咯咯响。
侯景大步走进来,拍着桌子嚷道:“宇文泰那小子刚打了胜仗,尾巴都翘上天了!
给我两万精兵,我准能把他活捉回来!”
他眼睛瞪得溜圆,活像头炸毛的狮子。
高欢皱着眉头没吭声。他心里盘算:侯景这话说得轻巧,可万一......
夜深了,高欢还在屋里来回踱步。
娄妃端着茶进来,柔声问:“还在为侯景的话发愁?”
高欢叹了口气:“你觉得这主意如何?”
娄妃轻轻摇头:“侯景要是真能擒住宇文泰,还会回来吗?
用一个侯景换一个宇文泰,这买卖划算吗?”
她给丈夫续上热茶,“侯景这人,野心可不小。”
高欢猛地抬头,茶盏“当”地搁在案上。
是啊,这些年侯景的所作所为......
第二天,高欢对侯景摆摆手:“此事再议。”
侯景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甩袖而去。
此时前线传来消息,高敖曹听说高欢兵败,立刻从恒农撤围,退守洛阳。
宇文泰在沙苑大胜后,野心勃勃,又想攻占洛阳。
他立即派行台王季海和大将独孤信,率领两万步骑兵,直扑洛阳。
同时,他还命令洛州刺史李显进军三荆,又让贺拔胜、李弼围攻蒲坂,准备一举拿下东魏的要地。
蒲坂的守将是东魏秦州刺史薛崇礼。
他登上城墙,亲自指挥防御。
这时,他的堂弟、别驾薛善悄悄找到他,低声劝道:“高欢犯下驱逐君王的滔天大罪,我们薛家世代受朝廷恩惠,怎么能替他卖命?
现在西魏大军压境,若继续死守,城破之日,我们的脑袋被送到长安,还要背上‘逆贼’的骂名,岂不是死得冤枉?
不如趁早投降,还能保全家族!”
薛崇礼沉默不语,显然内心挣扎。
但薛善等不及了,他果断联合族人,打开城门,迎接贺拔胜和李弼的军队进城。
薛崇礼见大势已去,慌忙逃跑,可惜半路就被抓住,押送到了宇文泰面前。
宇文泰得知蒲坂顺利拿下,快马加鞭赶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