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二次学艺(2/2)
丁延平阅历丰富,他察言观色,知道姜松对他爹也不像当初那么忌恨了。
而且,看他的表情,对罗成也很喜欢。
丁延平手捻须髯,笑道:“松儿,公然,咱们呆着也是呆着,闲着也是闲着,大家都是习武之人,不如在这庭院之中切磋一番。”
“好啊,义父。”罗成说。
罗成十分乖巧,他知道丁延平和姜松,那都是了不起的武林高手,要是能得到他们俩的指点,那可是自己的福气啊。
“我听说在你现在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能不能把你的枪法练两趟给我们瞧瞧?”
“当然可以。”
罗成说着把长大的外衣脱了,露出里面短衣襟小打扮,伸胳膊抬腿没有半点绷挂之处。
只见他把手中的五钩神飞亮银枪一抖,先是亮了一个门户,紧跟着便练了起来。
丁延平和姜松一旁观看。
不得不说,罗成的枪法确实有独到之处,这也是他能够在绿林中闯出这么大名头的根本原因。
罗成大概练了半个时辰,然后,把大枪收住,气不长出,面不更色。
“就这些?”丁延平淡淡地问道。
“啊,就这些。”罗成听他义父的口气似乎有点不太满意。
“要说你的功夫也是不错,但是,若是遇到了真正的高手,比如像宇文成都、裴行俨等那样的,想要赢人家,恐怕不太可能。”
罗成一听这话,脸上一红,说:“不错,我与他们二人都交过手,的确没占到什么便宜。”
“那是因为你们打的时间不长,如果时间长了,估计你还不是人家的对手啊。”丁延平直言不讳地说。
“义父所言极是,”罗成说,“我听说,义父的双枪乃是天下一绝,可以破我们的罗家枪,能否请义父演示给我们看看。”
“好吧,今日,趁此机会,我便把双枪的招数传授于你。”
“那太好了。”罗成大喜。
丁延平说着,在庭院之中舞了一通,罗成和姜松在一旁仔细观看,果然枪法绝伦,独树一帜,丁延平要是再年轻二十岁,放眼整个大隋天下,恐怕没有几人是他的对手。
这也难怪高句丽人对他十分重视了。
等到丁延平练完之后,罗成激动地说:“义父,您的双枪果然精妙绝伦,你快教教我吧。”
“教你可以,可是我这一套枪法,招术比较多,拆散开来八八六十四式,你要想学会的话,没个三年五载,恐怕是不行啊。”
“要那么许久?你先教我再说吧。”
于是,就在这庭院当场,丁延平把双枪的一招一式拆解开来,对罗成一一讲来。
那罗成天生就是武学奇才,人家要十遍才能记住,他却过目不忘,只要丁延平演示一遍,他就能牢牢记住。
也就是一个时辰左右,罗成把双枪的精髓全部领会了,只是还不够熟练,只要以后再多加练习即可。
等到罗成把双枪学会了,丁延平说:“你哥的枪法乃是姜家枪的正宗,他外公乃是姜维的后代,想当年,三国时期,姜维手中的一杆大枪纵横天下,没有对手啊。
尤其是他的绝命九枪,从不外传。今日,正好你们哥俩在此相遇了,也是天意啊,你何不向你哥请教?”
罗成早就听说当初他爹只是学会了姜家枪的五勾枪,对绝命九枪却是一无所知,如今这世上,也只有姜松会此绝艺。
如果当初自己学会了绝命九枪,那么,在对阵宇文成都是就不会显得那么捉襟见肘啊。
罗成想到此处,再次向姜松躬身施礼,道:“大哥,上次,在涿郡时,我不知道是哥哥你,多有冒犯,还望大哥原谅。”
“不知者无罪,何况那事我早已忘记了,你还提他作甚?”姜松说。
“都说绝命九枪是天下一绝,大哥,能不能演示给兄弟我看看,也让我长长见识。”
姜松见罗成态度诚恳,道:“好吧,那我就给你练练。”
姜松说着把手中的大枪舞动起来,练起了绝命九枪。
之所以叫“绝命九枪”,是因为这九枪每一枪都可以制敌于死地,一枪分九枪,九九八十一路,堪称神枪。
罗成是特别喜欢大枪的人,可是,他从未见过如此神出鬼没的枪法,直把他看得嘴巴张得老大,半天都合不上。
姜松练到第八枪时,突然停下,不练了。
“大哥,你怎么不练了?”
姜松道:“如果,你能学会这八枪,恐怕已经没几个对手了,何须再学第九枪?”
罗成一听笑了道:“大哥,所言极是,那么,这么一说,你是答应传授我绝命九枪了?”
丁延平也在旁边说:“松儿,公然是你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人了,你不传授给他,传给谁啊?”
“好吧,我可以教给你,可你回去以后,不许教给咱……你爹。”姜松在这里本想说“咱爹”,后来又改了口。
罗成何等聪明,知道他现在心中还是有气,道:“好,我答应你,我学会绝命九枪之后,不对咱爹说。”
“另外,此枪太过凶狠,你不许在外人的面前显摆,不许轻易使用此枪法,只有在生命有危险的时候,方可使用,你明白吗?”
“请大哥放心,我都记下了。”
“行,那就开始吧。”
兄弟俩就在这庭院之中,借着月光,练起了绝命九枪。
这也算是罗成二次学艺,他先是向秦琼学习了锏法,学了罗士信的棍法,现在又学了丁延平的双枪,以及姜松的绝命九枪,罗成的能耐一下子又上升了一大截,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后来,三个人围坐在一起喝茶,又聊起了时局。
丁延平说:“靠山王杨林已经派大太保罗芳到我这里来,请我出山帮忙,我不得不去啊。”
罗成一笑道:“义父,照此说来,那杨林很是看得起你啊。”
“什么看起看不起的,想当初,我和他在一起摸爬滚打很多年,就是那么回事吧,我不喜欢官场的那些钩心斗角,于是,便解甲归田了。”
“义父还是你明智,如果,你真的在官场中混到现在,也许就没现在这么吃香了。”
“说的也是。”
“我此次来,是想把大哥和他娘一起接到涿郡去。”
丁延平听了,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啊,你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团圆了,要知道姜松他娘,这些年吃了很多苦啊,不容易啊。”
再看姜松,低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