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密谋(2/2)
虽然程咬金祖上为官,但是,后来落魄了,他就等于是一个绿林中的盗贼。
朕能给他这么好的表现的机会,他就应该感到满足了。”
对于隋炀帝的用人之道,萧皇后实在是不敢苟同。
“陛下,既然你要御驾亲征,那么,洛阳和大兴交给谁呢?
咱们可不能棋胜不顾家呀。”
隋炀帝叹息了一声,道:“可惜昭儿不在了,昭儿若在的话,无论让他坐镇洛阳还是大兴城,都可以让朕很放心。”
萧皇后听了这话也是暗自垂泪,悲伤不已。
隋炀帝想了想,道:“就让裴蕴到大兴城去,让苏威守洛阳吧。”
萧皇后听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道:“陛下,洛阳和大兴乃是我们的根本,不容有失,你又何必都交给外人呢?
昭儿不在了,阿孩不是还在吗?”
阿孩便是齐王杨暕。
隋炀帝点了点头,他明白萧皇后的意思,道:“阿孩如果有昭儿一半贤明,朕也就用不着那么费心了。
你看看他做的那些事简直是罄竹难书,有没有一件事是能让朕满意的?”
“陛下,可是阿孩毕竟是咱们的儿子啊。”
“好吧,就让阿孩和苏威同守洛阳吧,叫他千万小心,不要再惹出事来。”
“谢陛下。”萧皇后听了这话,心里总算是得到了一点安慰。
隋炀帝看着萧皇后,道:“想当初,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打仗打了四年,之所以刘邦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因为萧何坐镇关中,源源不断地给前方的刘邦输送兵员、粮食、战马以及其他各种物资。
我们此次攻打高句丽,如果顺利的话,可能打上两三个月,就能结束战争;
如果慢的话,也许会拖上一两年,也未可知,因此,前方军队的后勤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粮草这一块,必须要充足供应,不容有失。
这些,你一定要和阿孩说清楚,如果出了差错,到时候,可别怪朕不念父子之情。”
“臣妾明白,”萧皇后读了很多的史书,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陛下,那臣妾留下来吧,陪着阿孩一起守护洛阳。”
“不用,你得和朕在一起,早晚有事商量。”
“……”
夫妻二人一直聊到深夜,方才休息。
杨玄感的府上。
杨玄感正在给他父亲的灵位上香。
对于父亲的死,他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如果不是隋炀帝所迫,他爹绝不能死得那么早。
想当初,他爹在世之时,为大隋开疆拓土,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没想到隋炀帝竟然过河拆桥,因为修建显仁宫民工死得太多,竟然把这笔账算到了父亲的头上。
如果不是隋炀帝的工期逼得那么紧,朝廷克扣员工的粮食,又怎么会死那么多人呢?
在他爹生病期间,隋炀帝表面上派人来探望,私下里却多次询问杨素死了没有。
他爹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便拒不服药,一心求死,不久,便去世了。
杨玄感每每想到这件事,声泪俱下,痛断肝肠,恨不能把杨广给千刀万剐了,都不解恨。
此时,杨积善从外面走了进来,低声道:“哥,李密来了。”
闻言,杨玄感道:“知道了,没有人盯梢吧?”
“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嗯,把他请到密室详谈,你在外面放风。”
“诺!”
李密缓步来到密室,躬身施礼,道:“见过楚国公。”
“不必多礼,快请坐吧!”
此时,杨积善已把绿茶泡好,退到了密室门外守着,两只眼睛警惕地环视着周围。
“此次,隋炀帝调集百万大军征讨高句丽,后方空虚,我打算乘此机会反了,你看如何?”杨玄感直言不讳地问道。
“卑职以为时机尚未成熟,切不可冒险啊。”李密回答道。
“为什么?”
李密浅尝了一口茶,徐徐道:
“其一,皇上此次对高句丽用兵,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只是刚刚开始,形势尚不明朗,到底能不能打赢这一仗,还很难说;
其二,难道你没感觉到朝廷对你已经有了戒备之心?
宇文家族人人得到重用,而对于你们杨家却没有重用一人,甚至连你本人,也并没有给予一个合适的任务和职位,这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其三,你手无兵权,只有家丁一千来人,那又能顶什么用呢?
真要拼杀起来,都不够人家垫马蹄子的;
其四,窦建德与朝廷的关系微妙,他先是投降了朝廷,后来又背叛了朝廷。
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杨玄感眼含热泪,道:“难道说我父亲的仇就不用报了吗?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李密劝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可千万不要急躁啊。”
“我已经忍了很久了,再说了,窦建德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此言差矣。要想夺取最终的胜利,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联合一切对于朝廷不满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壮大我们的实力。
自古以来,百姓起来造反,大多会失败,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没有贵族和诸侯的支持,比如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等等。
因此,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想法设法争取更多人支持,积聚实力,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这个道理我明白,正因为如此,我才让杨积善和那些权贵子弟交往,有时候故意输点钱财给他们,以拢其心。”
“这样做是对的。”
“你的意思是让我和窦建德取得联系,让他主外,我主内?”
“也可以这么说吧。但是,窦建德乃是一代枭雄,他是不会甘居人下的。
因此,和他交往也要小心一点。
另外,翟让和程咬金他们掌握着一部分人马,他们这些人表面上为朝廷出力,实则与朝廷是面和心不和,我们也可以与他们沟通一下,看看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既然你提出了这个建议,就由你来负责这件事吧。”
“诺!”李密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