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文武双全的人才,陛下能不高兴?(2/2)
各家上门道贺也未尝不可。
明天牛继宗设宴,
去的可不只是开国一脉的人,
人多眼杂,根本没法谈这些。
贾铨原本以为太上皇和隆正帝是在互相较劲,
但刚才说到这些时,
突然灵光一闪,
想起了在龙首宫里太上皇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和夸赞,
此刻,史鼎只觉得背脊一阵发凉,冷汗已经浸透了衣衫。他脑海中浮现出乾隆与嘉庆的往事。
“和珅一倒,嘉庆就得利。”史鼎喃喃自语,“这不就跟眼下的情形如出一辙吗?”
朝堂之上,众多老臣心系元孙,念念不忘嫡子嫡孙的儒家教诲和元平功臣的辉煌。这一切,不正是太上皇留给隆正帝的一份丰厚“见面礼”吗?
京城里官员众多,但手握兵权的神武将军冯唐始终坚定站在皇权一边。
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也未见元平功臣的踪影。
京都的武力部门几乎都被冯唐这样的忠臣或开国元勋掌控,
虽然单个势力不大,但汇聚起来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难道是太上皇特意留下的后手,以便将来对付那些旧臣和元平功勋家族?”史鼎心中暗忖。
如今,蓝田大营已交由牛继宗掌管,太上皇却未置一词。
这无疑表明,太上皇正在为隆正帝打造一个无懈可击的京都:
没有元平功臣的掣肘,也没有不听话的势力。
他在逐步将所有资源,包括军权,倾斜给自己的儿子。
史鼎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对贾铨说道:“铨哥儿,假如咱们投靠了陛下,陛下会不会也让咱们对元平功臣动手?”
“那是肯定的!”贾铨点头,“至少拱卫京都的四营中,有两营会落入陛下手中。”
“可要是陛下最终还是想利用咱们互相厮杀呢?”史鼎眉头紧锁,“那咱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一桌子人纷纷点头附和,贾铨心中也明白,这件事的风险确实太大,容不得半点大意。
如今啥也不干,保持现状,说不定还能逍遥几年。但要是站错了队,不像贾铨分析的那样,那可真是早点儿投胎算了!
贾铨笑了笑,说道:“不会的,因为陛下身边的心腹并不多,而且大多都是文人。”
“就算提拔,也是从底层军官开始,迟早也会变成我们这样的世家大族。”
“所以,陛下还不如直接选择我们,毕竟,他也要为未来的继承人留下一些得力助手。”
“而我们表明态度之后,还得做一件事,让陛下明白我们的诚意。”
谢鲸皱了皱眉头,思索道:“那该做些什么,才能让陛下相信我们的忠诚?才能让他别对我们太过狠心?”
“学院!”贾铨脱口而出。
“学院?”谢鲸疑惑地重复了一遍。
“没错!”贾铨笑着指向旁边的房间,继续说道:“我们联手创办一所学院,各府都派家族的年轻一辈去上学。”
“实行军事化管理,不仅要学文,还得练武,还得学习本朝的律法!”
“每半年放假一个月,家里管不了的都送进学院!”
“每个月还得派人把朝中的政策,细细地讲给他们听。”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虽然都是各府的后辈,但在陛下眼里,这就是在为未来的君主储备人才!”
“三五年后,他们就算成不了大器,也不会像现在这样……”
“咱们这些人里,说不定还能出几个金榜题名的,文武双全的人才,陛下能不高兴?”
“这样一来,各位叔伯现在就是他们的靠山,而他们将来就是叔伯们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