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回到古代做大亨 > 第374章 发射卫星的可能性

第374章 发射卫星的可能性(1/2)

目录

李蘅觉得不可能。那么,这次给出六枚这大玩意,空间或者说空间的设计者一定有什么深意?

李蘅思考了一会,突然两眼冒光。一般人可能很难想通这其中的深意。但是李蘅可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啊,他只要将思维扩散就能想通其中的关节。

有个词叫:两弹一星。是大国的标志。很多人有时候不明白一星,不是武器,如何和两弹并列的?

其实一星,它所考验的技术,最重要的就是火箭运载技术。明着是发射卫星,实际上,是在变相的验证洲际导弹的技术。基本上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稍加研发就能发展出相应的洲际导弹。精度不谈,最起码是在射程上,最大的难题解决了。

很多时候,火箭技术和远程导弹技术是互相匹配的。

火箭运载技术,能运用到导弹上。反过来也是如此!

李蘅上一次升级的时候,就在工业区的仓库中发现了十八颗21世纪末期的综合多用途卫星。可惜一直是干看着却无能为力,用不了。

虽然空间中有各种工厂,但是运载火箭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他才刚到大唐半年,不论是工业基础,还是各种原材料,都不足以支持他制造运载火箭这种玩意。就是利用,空间内现有的工厂,最少几年内也别想。

但是现在有了这几枚洲际导弹就不一样了,只要对它们稍加改造,把弹头换成卫星,就能实现发射卫星的可能。

那十八颗卫星,是多用途卫星,每一枚卫星,都有着通讯、导航、地质、气象、和军事等用途。

并且这十八颗卫星是21世纪末技术的产品,十八颗一起不但能组成通讯网络,还正好能组成一个不错的GPS网络,能提供高精度的民用导航定位服务。这个民用指的的可是21世纪末,对于21世纪初而言,比军用都牛叉。

当时,和这十八颗卫星一起,还有一份卫星网络规划的方案。4枚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颗同步轨道两极定点卫星,12颗高轨道卫星。其中2颗同步轨道两极定点卫星,是世纪末的技术,向两极3.5-3.8万公里的上空发射的卫星,利用磁悬浮等技术,实现在地轴之上的静止运转。

这样十八卫星就可以组成,全球范围的定位导航,通讯网络,地质勘探,气象预测,军事用途等多任务的卫星网络。

而这几枚导弹的射程3.6万公里,对于洲际导弹而已就有点夸张。而且速度27马赫,折算下来大约9公里每秒。也让他不得不这么遐想。因为地球同步轨道的最低入轨高度是35786公里,恰好这枚洲际导弹的射程和速度都符合要求。

并且那十八颗卫星的重量是2.8吨,这导弹的载重是3枚3吨的弹头。进行合理的改造之后,一弹三星,正好能把这十八颗卫星,都送入指定的轨道,能够实现得到的卫星网络的规划方案。

想到这,李蘅很激动,说干就干,立刻就下令机器人行动起来,开始改造。

命令机器人改造导弹的时候。

李蘅又探索了另外两项隐藏福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