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这件大明宣德炉很稀有(2/2)
李天明指着两个炉耳说:“特别是这两个耳,是以草龙弓身构成的,艺术价值非常高。”
“什么草龙,草龙是什么玩意儿?小潘子,你听说过?”胡项哲打趣道。
潘宇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
李天明微微一笑:“草龙是民间的一种龙,在学术上又叫螭龙。”
潘宇一听,拍了下手说:“噢,螭龙,这个我倒是听说过,我听我爸说,螭龙寓意美好,吉祥,招财……对了,也寓意男女的感情好。”
“你说的没错,螭龙有个特点,那就是尾巴是分叉的,分成了三叉的花尾巴,这是比较典型的标志。从明朝晚期到民国初年,民间的大户人家,一般就不再雕那种象征帝王的龙了,而是这种更接地气的螭龙。”
“你们再看这炉身上的团寿纹,其实也是由螭龙的头部演化而来的,设计感很强。”
潘宇低着头仔细看了看:“还真是,你这么一说确实有点像是龙头。”
“再来看底部,这里有三只脚,标准的宣德炉结构,但是你看这脚上雕的是什么?”
这次就连胡项哲都被吸引了注意力,也跟潘宇一起低头查看。
“云纹?”
李天明摇了摇头:“像是云纹,但其实这是灵芝。”
“啊?这还真是稀奇。”
“灵芝在民间,又被称为仙草,是十吉祥地象征。”
李天明说到这里,又指着炉底部中间的落款说:“再看这里。”
只见落款是六个楷体字:大明宣德年制。
“这种款是在高档宣德炉上经常见到的朴拙楷书字,制作得非常精美。”
“而且这款是以浮雕的形式雕成,是清代标准形制,所以……”李天明看着潘宇说,“潘先生,您这件大明宣德炉是清代中期的杰作,虽比不上官制器,但价值可是不低。”
听到这里,胡项哲哈哈大笑:“小潘子,你是从哪找来的人?说瞎话都说得不圆,既然说这是大明宣德炉,怎么又成了清朝的东西?”
李天明淡淡地说:“你可能理解错了,所谓宣德炉,就是大明朝的东西,后世的重制品,仿制品都可以叫大明宣德炉。”
潘宇就算不懂行,但也从父亲及他的朋友那里听说过这些基础知识。
潘宇急切地问:“那您说,这东西值多少钱?”
李天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使用了“万物鉴定系统”对这件大明宣德炉进行了价值鉴定。
【物品名称】:大明宣德炉
【物品材质】:铜100%;
【物品年代】:清代中期
【物品价值】:较高
【收购价格】:三十万块软民币
【售出价格】:四百万块软民币
李天明看到一下检测结果,心里也算是有了一个底。
“我给你一个比较准确的价格吧,多了不敢说,至少卖三百万块软民币是没问题的。”
李天明之所以没说四百万,也是没打算把话说得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