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荡魔祖师爷 > 第162章 过门不入,古之佳话

第162章 过门不入,古之佳话(1/2)

目录

第162章 过门不入,古之佳话

骑兵打仗时,马匹每天运动消耗过大,光是吃草可不行。

而且殿前司的一千骑兵,个个都是重装骑兵。

在大周境内行军,三匹马换着骑,问题不大。

毕竟李景孝行军,马匹跑匀速半个小时,就会休息半个小时。

可进入草原遇到敌人,需要追击,或者逃跑的话。

人家可不会给你休息的时间。

就算马跑废,你也得追,或者逃。

而且重甲骑兵平时不会着甲。

不仅需要更多马匹,轮流骑和托着盔甲、马甲。

还需要人手协助着甲,才能上阵冲锋。

不可能仅仅只带三千骑兵和七千匹马出关。

太上皇一番话,说的李景孝也有些挠头,但转念一想,草原上多的是马。

大不了一路杀,一路收集马匹。

而且身后跟着两三千管着后勤的辅兵,必要时可以一同出战。

正面交战辅兵战斗不强,但打顺风战,多两三千人气势都不一样。

攻破鞑靼人的部落后,还帮忙收拾财物、牛羊运回蓟州。

回来时,再从蓟州携带些补给。

总之,袭击一个个部落,必然会让大同和宣府的鞑靼人,要么退军,要么分成一部分骑兵来寻找自己这支部队。

否则,那些部落在蓟州以北的鞑靼人,铁定没心思进攻宣府和大同。

说不定拖久了,军心都散了。

而且李景孝还有个底牌。

只要是自己去过、见过的地方,就能用《玄光术》查看敌情。

加上自己手上有游戏出品的马儿,拿出来给‘夜不收’这些斥候使用。

不管是马力、还是速度和耐力上,都比草原马强多了。

在情报收集的能力上,就比鞑靼人强很多。

还有靠近长城的鞑靼部落里,必然有不少被俘虏过去的大周人。

给这些人自由,再给他们银子、马匹、牛羊当奖励,就不信没人为大军做向导。

说不定这些人,骑着马跟着大军上阵杀敌,比正规军都积极。

实在不行,李景孝自己出手时,御剑术和符咒,轻易就能杀掉几百个鞑靼人。

别说逃跑,上万人的骑兵军阵,李景孝都敢带着人冲击。

最后,李景孝自己那是有十足的信心逃走。

所以有机会马踏燕山、封狼居胥,换成任何一个穿越者,只要机会和时机来临时,都不会放过。

至少此时的李景孝心里,升级和修炼,也比不上青史留名的诱惑大。

而且自己还年轻,升级和修炼的时间多的是,但青史留名的机会,很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

见李景孝铁了心,要从蓟州出长城。

太上皇和皇帝对视一眼,暗道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年冠军侯霍去病,也是如此年轻一身胆气和发现战机的眼光,才会不按常理出牌。

深入大漠,攻击匈奴人后方,一战成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名扬千年。

而且仔细想想,三千骑兵去支援宣府,作用好像确实远没有骚扰鞑靼人后方的作用大。

这么一想,别说太上皇了,就连没什么军事经验和才能的皇帝,都开始心动了。

眼看天色不早,日头西垂,正想留李景孝在京城留宿一晚。

等自己和大臣们商议一番,再决定是否支持李景孝北上时。

太上皇说道,“景祐,天色不早,你独自骑马,从蓟州赶回来,想来应该累了。

不如回家歇息一夜,明早再决定是否北上的事。”

李景孝却直接拒绝,抱拳说道,“圣人、陛下,臣深受皇恩,年仅16便高官厚禄在身。

此时鞑靼入侵,正是报效两位陛下,报效朝廷的之时。

大同、宣府之困不解,臣不愿归家、消磨意志。

请圣人、陛下准许,臣连夜回蓟州城做准备。

若是圣人和陛下,和朝臣们商议之后,不管是北上还是继续去宣府,只需快马传递旨意给臣便是。”

这话说的太上皇和皇帝,都有些血气上涌,热血沸腾的感觉。

而且看着一身甲胄,大红文武袍上,一头威风凛凛的猛虎,犹如此时的李景孝一样无所畏惧。

皇帝顿时觉得,不赌一把,会寒了李景孝这番效死的雄心。

也不管他爹了,猛的站起身,“爱卿如此忠勇,朕便陪你赌一把。”

说完,对着夏守忠喝道,“传旨,加景祐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副总兵官,统领三千精骑北出草原。”

说完,皇帝又说了一堆话,意思只有一个,只要能解了大同和宣府的困局,李景孝能便宜行事。

而且蓟州城里的粮草、军械、马匹任由他支配,就连蓟州和辽东的大军他都能调动。

听的太上皇直皱眉,不过,太上皇几次张张嘴,最后还是没说什么。

虽然任命李景孝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但前面还有个‘加’字。

说白了就是个头衔,打完仗,也不用李景孝真的去五军都督府做事。

而且要是没有总兵、或者副总兵的官职,连统兵的权利都没有。

调动蓟州粮草军械马匹和士卒,不过是支持李景孝北上而已。

蓟州本来就已经荒废,能调动的士卒,顶多几千上万。

至于调动辽东的大军,那也要辽东镇愿意配合,否则多的是理由拖延。

所以太上皇这才几次想开口,最后还是没说话。

甚至太上皇心里还明白,自己这儿子,是借着李景孝北上,在试探自己。

五军都督府,之前一直被太上皇死死捏在手里,用来掌握京城绝大部分的部队。

现在借着李景孝,在五军都督府里,打开一个缺口,将来就好办了。

要是自己不答应‘加李景孝五军都督府的右都督衔’,保管李景孝会越来越偏向皇帝。

这可是正一品武官,虽然是虚职,那也是正一品。

多少文臣武将一辈子,别说正一品了,就算是二品虚职,都是可望不可求。

太上皇心里犹如明镜一样,稍微一想就知道自己这皇帝儿子的心思。

要是换成以前,太上皇即便不反对,也会同样施恩于李景孝。

可现在修道有成,老皇帝长时间忙着修炼,对权势的欲望也就少了些许。

但要是皇帝挑战他的底线,立马就会让皇帝知道。

你老子还是你老子。

给你的,才是你的。

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李景孝也不傻,心里撇撇嘴,但皇帝支持,好处还是非常大的。

若是进入了草原,有人在自己背后拖后腿,大不了随便冲杀几个部族,带些人头回来就能交差。

然后可劲的找那些拖自己后腿的人的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