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 > 第4章 权柄交织风云朝堂

第4章 权柄交织风云朝堂(1/2)

目录

第一幕 后宫新敌

武媚娘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却没想到后宫又起波澜。徐婕妤,一位新入宫的女子,凭借着美貌与才情,迅速得到李治的宠爱。她恃宠而骄,对武媚娘的地位产生了威胁。

一日,徐婕妤故意在御花园中与武媚娘“偶遇”。她身着华丽的宫装,摇曳生姿地走来,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姐姐,听闻姐姐近日在朝堂上大展身手,妹妹好生佩服。”武媚娘微微一笑,眼中却毫无笑意,“婕妤妹妹说笑了,不过是为陛下分忧罢了。”徐婕妤轻抚着手中的丝帕,漫不经心地说:“姐姐可真是大忙人,又是朝堂,又是后宫,就不怕顾此失彼?”武媚娘看着她,不紧不慢地回应:“妹妹放心,本宫自会平衡好各方,倒是妹妹,得宠之余,也莫要忘了宫中规矩。”两人看似谈笑风生,实则剑拔弩张,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第二幕 朝堂纷争

朝堂之上,武媚娘与狄仁杰、上官仪等人商议着改革科举制度,以选拔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然而,这一举措却遭到了保守派大臣的强烈反对。以裴炎为首的大臣们认为,科举制度沿用已久,不可轻易更改,否则会扰乱朝堂秩序。

在一次朝会上,裴炎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陛下,科举制度乃国之根本,祖宗定下的规矩,怎能随意改动?武媚娘此举,不过是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武媚娘心中冷笑,她镇定自若地反驳道:“裴大人此言差矣。如今的科举,多有世家子弟凭借关系上榜,真正有才能的寒门学子却被埋没。改革科举,是为了给大唐选拔更多的栋梁之才,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何来培植势力之说?”狄仁杰也上前一步,补充道:“裴大人,武夫人所言极是。如今大唐需要新鲜血液,科举改革势在必行。”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朝堂上一片混乱。

第三幕 深夜密谈

面对朝堂上的阻力,武媚娘决定与狄仁杰、上官仪在深夜密谈。三人在武媚娘的寝宫相聚,气氛凝重。武媚娘看着二人,神情严肃地说:“如今朝堂局势紧张,保守派势力强大,科举改革一事恐怕难以推进。二位可有什么良策?”狄仁杰沉思片刻,说道:“夫人,我们可以先收集那些通过科举舞弊上位的官员的证据,以此为突破口,揭露科举的弊端,让陛下和其他大臣看到改革的必要性。”上官仪也点头表示赞同,“狄大人所言极是。同时,我们可以联合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力量,与保守派抗衡。”武媚娘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就依二位所言。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第四幕 证据收集

狄仁杰凭借着自己在大理寺的人脉和敏锐的洞察力,开始暗中调查科举舞弊的案件。他乔装打扮,深入民间,走访那些参加过科举的寒门学子,收集证据。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他终于掌握了一些重要线索,牵扯出了几位朝中大臣与科举舞弊的关联。

与此同时,上官仪则在朝堂上四处奔走,联合那些有识之士,向他们阐述科举改革的重要性。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口才,说服了不少大臣支持武媚娘的改革计划。在他的努力下,支持改革的阵营逐渐壮大。

第五幕 后宫陷害

就在武媚娘等人在朝堂上为科举改革努力时,后宫中的徐婕妤却在暗中谋划着陷害武媚娘。她买通了武媚娘宫中的一个小太监,让他在武媚娘的茶水中下药,企图让武媚娘在众人面前失态,从而失去李治的信任。

一日,武媚娘在与王皇后、萧淑妃等人会面时,喝下了那杯被下药的茶。很快,她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但她凭借着特种兵王的意志力,强撑着不让自己倒下。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就在徐婕妤暗自得意时,武媚娘突然起身,怒目而视:“徐婕妤,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本宫的茶水中下药。”徐婕妤脸色骤变,连忙否认:“姐姐,你可不要污蔑我。”武媚娘冷笑一声,“你以为买通一个小太监就能瞒天过海?来人,把这个小太监带上来。”在证据面前,小太监不得不承认是受徐婕妤指使。李治得知此事后,大怒,将徐婕妤打入冷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