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过年(2/2)
路边还有些积雪,我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大半个时辰才算是到了街口。
到处是红袄红裤红鞋袜的小孩子跑来跑去,嘻嘻笑笑好像数不尽的欢愉。大人们都在路边翘首期盼,脸上的神情有些紧张,有些期待。
看大伙儿都在等,我也就不往前走了,寻了一方屋檐,倚着廊柱慢慢等。
不知道是城主脚程慢,还是禹州城太大,等得我昏昏欲睡了,才有人激动的压低嗓子喊:“来了!来了!”
我一时惊醒,也如同小孩子一般探身望去。
远远的来了一群人,中间围了一定帷幔覆盖的金顶圆辇。簇拥的人太多,看上去好像圆辇是浮在空中的。莫名的多了一丝神圣。
圆辇越近,周遭的声音越低。
及至到了面前,才看出来,年轻的少男少女中间围着圆辇由八人抬着,此八人皆劲装打扮,头发高束扬在空中,铁制雕花的面具覆在脸上,身量的相似仿佛这八人其实是同一人的幻觉。
八人边上又围了八名少女,粉色的裙衫,腰间系了火红的束带,束带有些长,有些垂直脚踝,有些扬起来,有些曼妙。脸上却又通通裹着面纱,唯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不是妩媚勾人的,是如冰雪的冷,纵然她们手中撒着装着彩头的精细的红色锦囊。
到了近前,要抬头才能看到那围着红色绣着繁复花纹的帷幔的圆辇。因为厚重,只能隐约看到里面坐了一个身量甚小的人。
一动不动的,像是寺庙里供人供奉的菩萨。
兴许是一行人的鸦雀无声,又或者是一行人的冷漠,看热闹的人都收敛起来,孩童也被大人紧紧拉住,不得放肆。
不知道是否是我的错觉,圆辇从我身边经过时,我察觉到那一行十来人都不约而同朝我这边侧了侧身。
我来不及细想,因为他们很快离开,全然不是我以为的脚程慢。
他们刚一走,人群又哄得一声热闹起来,争先恐后跑过去捡那行人抛下的彩头。
我深觉无趣,原来也不过如此。
正要走,却又听捡了彩头的人兴高采烈压低声音在闲话。
“今年竟不是艳娘领头了,莫不是城主厌弃了?”
“这不能吧?都多少年了?”
“真是奇怪。”
“嗯,的确是。”
后面还说了一些,却因为走远了,听的不甚清晰,大抵是城主喜新厌旧之类。
刚刚那一行人里娇娥们,却没见到过打扮特别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喜新的这一想法。
不过有一点却是解了惑了,难怪大家都传艳娘和城主有些牵扯,原是从这里看出来的。是真是假,只怕就要城主才知道了,然而城主那未足的身量,艳娘竟也是看得上的,倒让我错估了艳娘。
方才看簇拥着圆辇的人群里并未有醉儿和禹一的身影,莫不是已经回去了?我有些惴惴,别吓到禹一才好。
赶紧裹了斗篷往回赶。
走出一身热汗回到家,依旧锁着,和我出门前并无二致。
没回?去哪里玩了?
难不成还有我不知道的热闹可瞧?不过我是不准备再出去了,这一趟走得有些累。最近禹一手艺甚好了,我似乎圆润了许多,连带着肚里的那位也长,走路沉沉的。
我拿了个绣绷子坐在堂屋里禹一为我特制的软凳上,一边绣一边等。
直到响午,禹一才回来。
兴高采烈的掏出来一个锦囊给我。
“姐姐!给!”
我取了帕子递给他擦汗,顺手从他手里捏过锦囊,打开。
却是一个精细小巧的头钗。
“唔?还有这样的彩头?”
“嗯嗯,和醉儿换来的,她恰巧捡到了。”
刚刚看那些孩童拆开的锦囊,无一例外的是几枚铜币。眼下这头钗,怕是禹一买来哄我的,我也不说穿,乐呵呵别在了脑后。
“好看?”我笑问。
禹一怔怔的看着那头钗,呆呆道:“好看。”
晚上休憩时,我解头发的时候才想起来别了个头钗,举到灯下细细打量,却发现样式格外的特别,并非街上寻常的样子,总觉得那繁复的纹路有些眼熟,似乎和今日看过的那些铁面具有些相似。莫非真是捡来的彩头?
本书首发来自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