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弃子 > 第一千九十五章 暂时稳住脚跟

第一千九十五章 暂时稳住脚跟(1/1)

目录

徐庶的计策是没有错的。除了犍为郡的太守庞羲是保藏野心之外,其他守将还真的是在观望。像这种夺权的争斗在益州真的很常见。刘焉刚才益州的时候,本土势力不爽刘焉的权威,对其展开了多年的反抗。刘焉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将内乱给平定了。这也是为何刘焉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拥有益州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到了刘璋继位之后,又出现了益州本土势力的叛乱。刘璋本来平庸,对付这种叛乱是十分吃力的,好在刘焉留下的底子不错,不用多久平定了内乱。可这没消停多久,刘璋得罪了刘表,刘表派人过来攻打益州,刘璋又不得不派兵应敌,这个时候益州又发生内乱,导致刘璋是焦头烂额。可无论谁位,谁叛乱,唯一不变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目前而言,观望的守将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们顾及的是自己或者家族的利益。他们更希望刘备和张任、严颜打得两败俱伤,而后他们可以出来摘桃子了。徐庶则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公开给各郡县守将送去了政令,将刘备的事情说得明明白白,合情合理。更表示他们这些人要是觉得刘备不足以做益州牧,大可以前来成都商议一二。当然了,为了稳定益州,安定百姓,免得被旁人所趁,刘备还是要求各郡县的守将来益州的时候,兵马不用来了。各郡县的守将们真的是服了刘备。刘备让他们一点兵马都不带去成都,那不是是把脖子伸出来给他们砍了么?傻了的才去。当然了有两个郡的守将是十分响应刘备的,毕竟他们之前已经被刘备收买了。他们分别是巴西郡守将李异,东广汉郡的守将娄发。两人真的是一个兵马都没有带直接到了成都。对于两个守将的到来,刘备是很高兴。因为有了两个做表率的,那么其他守将自然会坐不住的。而如何让人住不住,刘备自有办法。李异之前是对刘备有点不满的,在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感觉到了厌恶。而这种厌恶只不过是李异觉得刘备到来的话,会让分两路其他的人的利益,尤其是李异的利益。但刘备拉拢了李异,给了大量的钱财。李异觉得刘备这人不错,刘璋大方多了,于是投靠了刘备。而娄发则是简单多了,这家伙是认定跟着刘备会有大好的前途。两人无论什么因素投效刘备,刘备都当他们是带着绝对的诚意过来的。最大的规格,必要要最大的规格来迎接李异和娄发,这是刘备的命令。两人到了成都之后,刘备都亲自出来迎接了。这规格直接把李异和娄发感受到了什么叫受宠若惊,他们之前在刘璋手下可没有这样的待遇。紧接着,刘备当表示了李异和娄发两人为益州出力甚多,一直以来都明珠封尘,如此的人才怎么可能被埋没了呢?别人可以做到,可是刘备却不能。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的刘备刘玄德从来都是求贤若渴的,对于人才,自然是要提拔的。刘备立即纠正了一任益州牧刘璋的错误,给李异和娄发加封为征北郎将、征东郎将,依旧担任巴西郡和东广汉郡的守将。刘备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把印绶和任命书都准备好了,等着李异和娄发两人接受了。李异和娄发激动坏了,他们这么多年来的奋斗,无非是为了可以有更多的利益和权力么。刘备一下子给了他们那么大的好处,让他们二人多年来的心愿可以实现了。刘备如此厚待,李异和娄发怎么可能会拒绝,当时感恩戴德地收下了这个任命。看着两人感恩戴德的样子,刘备心很是得意,看来自己还是很聪明的。张松对于李异和娄发没有什么好感了,以前这两个家伙对于刘璋那是百般的奉承,差把刘璋当成自己的父亲来对待了。现在刘璋已经没有权利了,他们两个瞬间倒向了刘备,真是小人啊。小人最惹人讨厌的是他们一旦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会很是得意,会轻视其他人。方说现在李异和娄发居然用平起平坐的架势和张松打招呼。把张松气的差点要动粗了。“此等小人,待陛下收复益州的之前,吾找个机会弄死他们。”张松心里别提多么厌恶了。在李异和娄发看来,张松和他们一样,甚至据他们所知,张松还要晚一点向刘备表示善意的。而后,刘备带着李异和娄发进入了成都城,给他们来一次规格十分大的接风宴。最后刘备还赏赐他们大量的财物,之后让他们回去各自的领地,为刘备镇守地方。财物这些东西都是益州府库之拿出来的,算是白来的,刘备当然不会小气了。放他们回去的原因,是刘备担忧张任等人会趁机进攻巴西郡和东广汉郡。特别是东广汉郡,拿下这里之后,成都没有防御的空间了。刘备更是受到消息,张任、严颜、张肃三郡联合军一路顺风顺水,没有遇到阻拦,行军速度极快。刘备可不能再拖延时间了,一旦被张任、严颜、张肃杀到成都,他的满盘算计全输了。李异和娄发本以为刘备会刁难他们一下,或者派个心腹到他们身边制约一下的,没有想到刘备对他们这么信任,一点点的怀疑和制约都没有,这出乎他们的意料了。刘备不蠢,想要让他们二人为自己去拼命,必要的信任是要有的。两人拿着刘备赏赐的财物和官职任命书、印绶,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各自的领地了。回到了自己的地盘,有感刘备的信任与恩德,李异、娄发快速地动员了自己麾下的所有部队,紧闭关卡,严防死守,阻拦张任、严颜、张肃的三郡兵马。张任、严颜、张肃的联合军冲到东广汉郡的边境的时候,突然遭遇到了顽强的阻击,导致寸步难行。娄发更是直接亲自阵,带领士兵们占据有利地势镇守,鼓舞了士气。无论张任、严颜、张肃三人如何劝说娄发,娄发是铁了心和他们三人作对。讲道理讲交情是没有用了,那只能开打了。张任、严颜、张肃也没有想过会一帆风顺。而东广汉郡拿下之后,成都近在咫尺,必要的牺牲是要的。于是在益州的大地,开始了刘备占据益州之后的第一次内部战争。娄发占据有利地形,处于防守的态势,麾下士兵更是下一心,张任、严颜、张肃三郡联合军是怎么都打不破对方的防守。形势陷入了对峙。在这样的对峙状态下,李异带领的巴西郡兵马在这个时候杀到,对张任、严颜、张肃的联合军进行了突袭。事发突然,张任、严颜、张肃三军联合军被打得大败,狂退五十里地。这场大胜传到刘备的耳,刘备立刻对李异和娄发进行了赏赐,同时表示日后平定三人的叛乱再论功行赏。李异和娄发更加卖力地去干了。这场胜利让刘备有了稳住根基的时间,徐庶马开始对了另外几个郡县的守将进行了劝说。这次的劝说同样是用书信的方式,但之前的客客气气不一样。这一次,刘备在书信之有点强硬的架势。有了一场大胜,刘备说话也有底气了。内容还是重新表达了刘备的正义性,希望让这些守将要回成都述职。还加了刘备对李异和娄发的赏赐和官职加封。这两人已经被刘备当成是劝说的榜样了,向这些守将隐晦地表示,你们跟着本皇叔,好处绝对是大大的。最后一点是,刘备去看望了守将的家人们,家人们向仁义的刘皇叔表达了对守将们的思念,希望可以一家团聚。这里面的意思有点耐人寻味。大家绝对不要误会了,仁义的刘皇叔是不会做那种用家人威胁对方的缺德事。刘皇叔只是带着自己关系较好的几百兄弟,去到人家家里好好地慰问了一番,嘘寒问暖,聊聊家常而已。作为正人君子,刘皇叔想到了这乱世的治安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还亲自安排了对各郡县守将家属的安全守卫问题,体贴之心可昭日月。另外说一下,家属的情绪稳定。如果有人误会了,那是那个人自己的问题了。君子坦荡荡,刘皇叔怎么自然是不担心其他误会的。各郡县的守将也有误会的。他们的误会极深!刘备这是在用他们的家人来威胁他们啊。这是时代讲究孝道,很多守将一听到自己的家人被刘备所持,心乱如麻。有些守将十分干脆地选择了服软。他们的一切都是基于自己的家人。如果没有了家人,他们奋斗得再好,又有什么好的呢。汶山郡、蜀郡、广汉郡的守将都选择了仁义的刘皇叔,投入了刘皇叔的光辉怀抱。这样一来,刘备得到了三个郡的服从。刘备立刻对三个新加入的郡县守将进行了赏赐,让他们原职待命,镇守地方。刘备现在对武将是很重视的,对于地方的官,刘备现在没有什么心思去注意了。徐庶也提议刘备不能厚此薄彼,免得官心寒。刘备是知道其的轻重,地方的武将,才是刘备最需要的力量,在益州,你拥有了军权才能够稳住局面。至于官,刘备觉得无所谓了,等大局已定,再对这些人进行补偿好了。这么多年过来,刘备知道手里握着刀子是爷的道理。刘备现在的实力已经拥有了五个郡,在益州算是立足了脚跟。而刘备以为其他郡县的守将都会紧跟着之前三个守将的脚步的时候,另外的一些郡县的举动让刘备傻眼了。梓潼郡的主事人是太守傅仪,守将是一个无能之辈。刘备重武轻的举动惹恼了傅仪,导致傅仪公开反对刘备。若不是傅仪的兵马还要防范汉郡,此时都有可能对成都发起了进攻。汶山郡、阴平郡的守将对刘备的所有书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也不表态,选择了沉默。这已经算对刘备较好的了。最让刘备震惊的是犍为郡的守将庞羲了。刘备派人过去传达政令,庞羲二话不说将刘备派过来的人给宰了,将人头和庞羲自己写给刘备的书信送到了成都。庞羲在书信把刘备大骂了一顿,气得刘备都想把庞羲的家人杀了泄愤。庞羲做这样的举动,难道不怕自己的家人遭受到刘备的报复?庞羲真的不怕!反而他还有点期待呢。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被家人所束缚,庞羲还要做什么大事。以前汉高祖刘邦的父母妻儿都被项羽抓住了,还不是说出了“分我杯羹”这句震惊天下的话来。妻妾没有了,没什么事,不是有句话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么。家里的黄脸婆,庞羲早想休了,刘备要是动手的话,庞羲还感激他省了庞羲休妻的功夫。儿子没了也没啥大不了的,庞羲还年轻,可以多生几个。父母没了,庞羲还可以省一大笔的丧葬费用,划得来。至于什么叔伯兄弟,庞羲更加不在乎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亲戚,庞羲还懒得去管。庞羲可以一直都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的,学的十足。对于庞羲这种不要脸的行为,刘备是无可奈何。刘备以前是不要脸的,换做他在庞羲的位置,也会这样做,还会做的更加彻底。可惜啊,现在刘备身份不同了,想法也不同,庞羲的做法让刘备感受到愤怒之外,刘备还真的奈何不了庞羲。拿庞羲的家人泄愤,刘备是想要这么做。可杀了之后,除了一时的爽快之外,还有什么有用的东西么?根本没有!还会引起其他人的担忧。所以刘备忍了下来,等他将张任、严颜、张肃的联合军给灭了之后,再把庞羲碎尸万段。目前看来,刘备的情况十分理想,张任、严颜、张肃的联合军暂时没有办法继续进军,刘备可以有安稳的日子可以过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