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2)
跌幅百分之6
跌幅百分之5
跌幅百分之4
股价一点点的上涨,收复失地。到达下午收盘前,以全天跌幅百分之二收盘。只是在这波买入的过程中,依然没有苏氏的身影。此轮上涨完全是市场自发的行为。
赵建国的希望再次落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苏氏竟然按兵不动。更想不到,苏氏收购这么大的利好,竟然赵氏股价依然还会下跌,这样他想增加贷款的希望再次落空了。但是他依然不死心,依然在等,等着苏氏的入场。可是结局却还是使他落空了,等等整整一个月,苏氏也没有再买进一股。赵氏的股价也只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反复的震荡。
“这苏老头搞什么鬼?有病吗?尽然不打算买入股票,申报搞毛?”百分之4.99和百分之5,只相差0.01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是死钱,不能随便动的;而另一个却是活钱,可以立刻赚钱走人。
“难道这苏老头为了等曹氏这边。”想到这里,赵建国顿时激动起来,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赵建国一直等待的那个时机就会来到,而且有可能是两个机会同时来到。此刻他的心里真是在莫名的期待之中,因为心中那个本以为放弃的念想,又有了希望。
苏氏之所以不动,就是在等待着曹氏那百分之三变现。而且由于曹氏的套现,必然会引起曹氏价格上的大跌,毕竟他这个最大的接盘侠已经停止操作了。没有买盘,他苏保华那么大的资金量,一定会引发市场的暴跌,到时曹氏有可能跌到自己需要的价位上。再者苏氏有了大笔的资金,当然有资金可以继续“收购赵氏了”,那么赵氏的股价必然大涨,到时贷款的额度就可以增加。一边跌,一边涨。这就是他心里的那个千年机遇。
这就是赵建国此刻心中的想法。
想通了这点,他已经不想再关注赵氏了。毕竟短期很难有多大的作为,他最主要就是查看曹氏的成交量,关注曹氏的股价变动。当然也很清楚,苏保华绝不会笨到一开始就大笔减持。因此减持一定是有过程的,开始幅度很小,待得最后时刻才会大笔的抛向市场,引发股票趋势的改变。他相信,苏保华这一个月里绝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应该已经跑了不少了,他深信大跌很快就会如期而至。
......
张宁的会场
“孙亮,苏氏在曹氏的减持是否已经全部完毕?”张宁询问道。
“已经全部撤出了。”
“投资联盟,还有谁还持有曹氏的股票。”张宁再度询问。
台下鸦雀无声,没有回答。张宁自然是清楚这就代表众人手中已经没有曹氏的股票了。
“各位,最后的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等待的那么久,拼搏了大半年的时间,就是为了这一刻,再坚持几个月,最多半年,最后的半年时间。你们每个人都将会因为今天的拼搏而感到自豪。你每个人都会因为今天而享受众人憧憬的荣光。各位,这样的机遇人生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辉煌足以让各位回忆一生。加油吧。”
张宁的一番慷慨陈词,将众人心中的热火点燃。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他们只希望坚持,坚持,坚持的完成这最后的决战。
“孙亮,开始吧。”
......
在这一个月里,张宁的众人可没有闲着,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减持。曹氏当时的形势是一片大好的。赵氏收购,市场普遍认为股价冲破15元,达到20元,甚至30元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公司重组这种天大利好,股价上涨10倍是平常之事,上涨20倍,甚至50倍也是可能发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买盘自然是前仆后继。这时候减持股票,绝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市场里准备跟进的基金,散户,甚至包括因为赵建国收购而一直在增持的曹氏董事,都是多头正营。还不止,王静怡操纵的张宁10几亿现金的账户也是多头正营。
空头呢?
苏氏的百分之三的股票,和投资联盟还剩下的10多亿的筹码则是最大的空头。多空双方的力量几乎是相同的,自然减持也不会那么大的困难,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股票终于全部抛空。而此刻的收盘价格却停留在13元附近。张宁账户里的资金也将全部买完,还剩下几亿,张宁也命令王静怡全部用光,因为接下来的操作,他还需要筹码在手,而王静怡的筹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过的,那么张宁的账户就是最佳的操作工具了。
苏氏卖空的平均价在13.5元,略超于之前的张宁给苏保华的价格,苏氏由于这一笔操作获得的利润超过10亿。无论是苏保华还是苏氏的这帮董事,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每个人都跑到苏保华的家里来道喜,当然更主要的是希望苏保华指定张宁为苏氏的接班人,这也算是他们另类的一种巴结。
而投资联盟的减持成本也差不多在这个价,这次又获得了将近一倍的收益。
所有的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万事具备了,东风也来了,决战很快就要开始了。
......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