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兴兴向荣(2/2)
又过了一个月,苏保华退休了。在苏保华的要求下,张宁终于接过了苏氏董事长位置。而此时王静怡在熟悉了公司,彻底的掌控了公司后,也开始朝着她的五年计划而奋斗。
两家公司终于开始了战略合作的关系,由于张宁的缘故,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两家公司依然还是独立,不会发生互相干预和掣肘的事情。第一阶段是只是共享客户资源。曹氏是湖市最大的软件公司,而苏氏,却是本地最大的化工和锂电池生产公司。
例如此次,由于曹娉婷奉送股份的这种无私之举,得到了本市政府的大力赞扬。市里对这样有公心的企业,也是全开绿灯,同时会向大众宣传曹氏软件公司,也因此曹氏软件销售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也有本地的汽车厂家,在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和曹氏推荐的苏氏合作,两者整合,大大提高效率不说,还在一定程度实行了捆绑,整体的优势自然也就大于只是单一方面供给的供应商。同样的苏氏也会将手上的上游企业分享给曹氏,这样本来在曹娉婷走后,客户的流失问题,也得到了大幅度的解决。
曹氏业务上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再是困扰曹氏的根本问题了。
随着曹氏主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大势日趋稳定下,在张宁的建议下,王静怡开始人员改革了。此刻她已经开始接手公司总裁的职权了。此时的王静怡在曹氏的权利已经达到了顶点。张宁本不希望她接手,毕竟经营管理使个更加细致的活,董事长只需要掌握大的方向,则要相对轻松得多。但是王静怡还是想在公司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总裁的职权,而每次越级去干预。一来效果甚微,导致公司管理结构的混乱,二来伤害总裁的权威。因为这几点的不利因素,她才决定身兼两职,成为真正的集大权为一身的曹氏一把手。
这件事,张宁之前做过,可是再他走后,很多被他提拔的人选,又被很多的裙带所取代。现在的王静怡已经具备足够的威望更正。任人唯贤,将合适的人放置在合适的岗位,每个人又都有了晋升的通道。没有完人,但再差的人也会有放光的地方。用其优点,制其缺憾,挖掘出潜在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各个部门不在是恒定不变的。如果你够胆识,觉得自己更胜任其他的部分,在那个部门会更加的游刃有余,能更上一层楼。不用从头再起,直接通过专项的考核,你就可以平调一次。当然最后结果是好是坏,你也得自己承担。什么意思,如果公司将你调换可最终证明,你能力并不行,达不到要求,被裁撤,就算想回到之前的部门也是不行的。必须从新面试,重新一步步的从低开始做起。
这么要求的目的,只是害怕一些无聊的人,今天蹦跶,明天蹦跶,浪费公司的资源。张宁相信,对自己有信心的人,能够承担这种后果,风险不会阻挡这些具有上进心的人,追求更高目标的阻力。
曹氏在变化,苏氏也在发展,同时两大公司的盈利在增加,股票在增长。两个公司一片兴兴向荣,一片勃勃生机。
......
又过了三年,来到了2020,上涨a股的慢牛行情又走了三年。随着5年均线的上移,上证a股来到了5000点位置,大有突破2015年最高点的意图,而5年均线刚刚走过4000点。从上5000点到下4000点间,形成了一个震荡区,同时5年均线相较于10年均线,20年均线走得更快。在前期高点为阻力,下面年线为支撑之间,上证a股又震荡了两年。随着均线的继续上移,终于在2022年突破了5178点,朝着历史的最高点6000点进军。
5年了,王静怡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曹氏的市值此时已经翻了4倍,同时曹氏每年的利润实现了百分之100以上的稳定大增长。而此时的股价相对估值而言,严重偏低。苏氏在张宁的带领下,同样实现了股价和净利润的大幅度增长,两家公司,没有合并。却早已经在每个人的心里,成为了一体。战略上的合作,他们是战略上合作实现大幅度双赢中,为数不多的例子。
2015年入市的新股民,在股市里也泡了4年,已经不再只关心收益,而更多的在乎风险。虽然a股同样不乏失去理智,疯长疯跌的股票,可是只占比较小的部分,大部分的股票的上涨依然还是比较温和的。对于那些疯长的股票,如果透支未来业绩太多,涨的越快,跌下来的必然也更狠。渐渐的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明白了股市有风险。可是那些新进股民,依然未必明白。市场永远会将新股民磨炼成老油条,但是呢?又会远远不断的给市场带来新鲜的血液,一片繁荣,一片生机勃勃。
......
苏保华在去年2021年与世长辞,享年70岁。以现在的年龄标准算属于年轻的。但在现下的成功人士的年龄中,也算是高寿的了。世界很公平,想取得非人的成就,为之付出难以估量的努力,同时必然给自己的身体带来超过常人累计的创伤。每个人都有选择各自生活的权利,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成功并一定是金钱,如果拥有适度的金钱,同时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身体,家庭和睦,这同样是一种成功。
同样在这一年,赵擎天也去世了,其实组织已经收集了赵擎天足够的以权谋私的证据,准备举报他。哪里知道他提前离世,对于他而言也算是善终了。要不然真有可能晚节不保。虽然他不贪污,却利用公权给私人牟利,他贪的是权,谋的是国,是更大的贪污。可由于他的死亡,这大堆的材料却失去了他的作用。愤愤不平的自然是组织的众人。可没有办法,人已经死了,只有面对这个现实。
对于赵建国,组织还是兑现了承诺。毕竟他确实拿到了他们所要的东西,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之前的借款也直接转变成为对赵氏的投资,那5家公司同样完成了各自的承诺。虽然如此,赵建国的赵氏虽然也实现了增长,可较曹氏和苏氏,差的却不是一星半点,赵氏彻底的超越了,早已经不在一个级别上了。就股价而言,组织放在曹氏的股份,也大幅度的上涨,可留在赵氏的股份,赚的却不是很多。由于曹氏和赵氏多次的增发新股,组织的股权得到了稀释,但是利润却不受增发的影响。无论怎么说,组织同样是大赢家,不过这也只是他们众多投资中的一个而已。
世界在变,湖市在变,曹氏和苏氏在变,人们的生活同样在变。越来越好的物质条件,渐渐的人们开始重视的精神文明建设。从前的不足,也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修正。
日子真的好了。
......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