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震惊藏宝阁 > 717

717(2/2)

目录

叶风顿时不淡定了:“既然如此,以前为什么不用神演术?”

“回主人。施展神演术的前提是,主人的身体必须达到要求。而且,神演术会消耗大量的精神力。”北冥道,“以瞬步为例,当初主人的身体未达到神演术最低,因此无法进行。”

“你说的消耗精神力是什么意思?”

“当初抹杀姬天鹏时,他留下了一团纯粹的精神能量,用它就可以推动神演术。当然,等以后主人的精神力强大了,就可以亲自修炼神演术,在识海中自行推演,那样效果会更好。”北冥解释,“神演术,不仅可以演化武技,理论上能演化万事万物。”

说话间,叶风就感觉一股清凉的能量,流入他的识海。下一刻,他面前一暗,意识就进入一片空寂的环境,除了白色的地面之外,四周都是白亮的虚无,十分奇异。

“这里是主人的识海,主人可以修炼幻步了。”北冥道,“识海里的时间,与外界不同。识海一年,外界才一刻钟。因此主人完全不用担心时间问题,全力修炼即可。”

叶风当即就开始修炼幻步,他现在拥有了元劲,并且元劲纯粹无比,幻步对他而言毫无难度。

“刷刷刷!”

他身形一动,就化作三道幻影,分别朝三个方向移动。而这,是幻步的第一步。

“刷!”

接下来,他开始练习第二步。幻步的第二步,能够一瞬间制造出九道幻影,亦真亦幻。当然,这一步的难度也是极高的,叶风无法短期内修炼成功。

一天,两天,三天。

三天之后,只见他身形闪动,九道幻影同时出现。

“不错,比第一步厉害多了。”叶风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我就修炼瞬步好了。”

瞬步共有三步,他都修炼到了小成境界。小成的瞬步,还不能完全发挥它的真正威力,除非达到大成境界。小成武技,可以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可是武技大成,就可以闻一而知十,将全部所学融会贯通,妙到毫巅。大成的瞬步,已经没有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区别,使用时信手拈来,随意组合。

从小成到大成,必须要经历长久的实战累积。于是,叶风面前就忽然出现一名少年,形容模样跟他一模一样,是另一个“叶风”。

北冥道:“这是主人的镜像,他已经掌握了大成瞬步,主人可通过与他战斗,领悟大成瞬步的真谛。”

说话间,那个和叶风一模一样的镜像动了。

“刷!”

叶风刚刚起步,胸口就是一痛,连反应都来不及,便中了镜像一拳。

“这么厉害!”他吃了一惊,感觉上完全不是对手。

一天,两天,三天。叶风不断被击飞,那镜像连一招都接不下。可随着失败的增加,叶风也终于瞧出些门道。到第十天,他已经可以坚持一招了;一个月后,他可以对拼十招而不败;三个月后,只见两道幻影往来腾挪,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

这就表示,他终于把瞬步修至大成境界!

有了瞬步的经验,叶风同样又把幻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修至小成境界。然后把流云散手、摔碑手、破虚指修至大成境界。最后,他干脆把师尊传授的《两仪剑法》也一并修炼。

可惜的是,神演术暂时无法修炼功法,毕竟功法和武技不同,它不单纯是招式。《阴阳至圣功》,听名字便知它属圣级功法,两仪剑法就是在其之上衍生出的强大剑技。

两仪剑法的修炼,必须以阴阳至圣功为基础,它属于王级武技,威力奇大。可正因如此,这部剑法的修炼也相当困难,几乎不在瞬步之下。据剑谱上的记载,此两仪剑法很不简单,一旦往深处里修炼,还可以演化出皇级的四象剑法、圣级的八卦剑法,甚至超脱阴阳至圣功的樊篱,转化为神级的大周天剑法。

当然,以叶风现在的能耐,只能老实本分地修炼两仪剑。两仪剑总共二十四式,其中前八式,适合武徒、武士层次的人修炼,叶风便开始全力修炼前八式。将八式两仪剑法修至小成,花掉了他三个月时间。

日后,一旦他修成阴阳至圣功,随时都能施展出小成的两仪剑法。不知不觉,叶风用掉了大半年时间,而外面的时间才过去半刻钟。北冥告诉他,这番修炼,已经把姬天鹏留下的精神力消耗了大半。

当众人等得不耐烦时,叶风终于睁开了眼,微笑道:“久等了,我们可以开始了。”

众人自然无法想象到,他在短短的一刻钟内,其实收获巨大!宫千羽惊疑不定地盯着他,他显然不知道叶风体内发生了什么,问:“你在凝聚元劲阵?”

叶风“嘿嘿”一笑,很不给面子地道:“关你屁事!”

“哼!”宫千羽心里不痛快,浑身一震,地面的石砖便“咔嚓”一声裂开,他周身上下,流露出一种分金断玉的味道,犀利果决。

“好!宫兄的碎玉劲,是越来越纯熟了!”卢道一出言赞叹。

此时,叶风耳中响起七公主的传音:“臭流氓你要小心了,宫千羽自幼修炼王品功法‘金玉诀’,此功最擅长防御。特别他的庚金指、刚玉拳,均暗藏必杀绝技。”

叶风是知道的,越高级的功法就越系统。比如王品功法,可以从武徒就修炼,然后一路修炼成武士、武师、大武师、武宗,直至武君!而皇品功法,则能直接修炼到武尊。同样的道理,品的功法,也就能修炼到武士阶段;六七品的功法,可直指武师;四五品的功法,能够抵达大武师境界。而想要一直修炼到武宗,非得有三品以上的功法不可。</content>

本书来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