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六章 这是一个局(2/2)
唉,这始终还是封建社会,易学之所以成为主流学派,也是因为其能促进社会安定,增加百姓对上层社会的崇拜与敬畏,以达到封建统治的目的。
这些乃是社会的发展进程,夏辉虽然来自民主社会,对这也是无能为力,这不是他一个小人物可以撼动的,他也没有想过改变,毕竟百姓无灾无祸地过日子,这已经很是不错了。
“谢谢你,董大人。”夏辉心里由衷的道,一个为能民着想的朝廷,这已经很是难得的了。
董大人欣赏地看了夏辉一眼,笑了笑道:“谢我干什么呢,夏辉,这些可是我的决策,而是朝廷上层的大人决定的。”
夏辉点了点头道:“不管怎么样,董大人,我也要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指派人手积攒如此多的粮食在这里,只怕这数万百姓不知道要饿死多少。”
董大人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看着牛头山上,那一堆堆如小山般的粮食,夏辉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自已没有发疯般把满城的百姓带上山来,那满山的粮食又给谁食用?
夏辉忍不住问道:“董大人,先前朝廷似乎没有措施疏散百姓,让他们上山,如果只有寥寥数千的百姓上山,你准备的粮食是不是有些多了。”
夏辉没有批评董大人冷血无情的事儿,毕竟此人身处其职,自然有其苦衷,有其不得意的地方,或许并非他的本意,只是不得不如此去做。
董大人呵呵一笑,摇头道:“怎么会没有那么多的百姓呢?夏辉,这山上的粮食只是一部份而已,在这里附近的另一处山上还有很多的物资呢,足可以让金海城的百姓吃上一年,只在大水退去后,朝廷便开始赈灾。”
夏辉有些吃惊的道:“董大人,你是什么意思呢?先前你们明明面对天灾无所意动,但是为什么好你一早便知道金海城数万百姓都会下山来避祸似的?”
这事情的确有些奇怪,前后对比,董大人先前的冷血无情似乎很不正常,前后有些很多的冲突。
夏辉困惑地看着董大人,只见董大人正意味深长地看着自己,嘴角那诡异的微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这是什么意思呢?夏辉脑海之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他想到了一个可能,一个令他震惊的可能,或者这一切都在别人的推算之中。
或许根本没有冷血无情之说,朝廷之所如此无动于衷,面对天祸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或许是因为一早就推算出这种结果,所以才会放任不管。
这是一个局吗?一个早就安排好的局吗?朝廷故意安排易试在金海城举动,然后让自己来拯救满城的数万百姓吗?不然为什么全国各地这么多的县城举行易试,为什么偏偏选择青南城的考生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