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酒道 > 第26章 鸡同鸭讲

第26章 鸡同鸭讲(2/2)

目录

徐厂长说完之后,大家七嘴八舌又是一番肯定,之后又嘻嘻哈哈,什么事也没有似的。许宏涛想起刚陈述完自己观点那会,曾沾沾自喜地想,买酒的这一百多元花值了,但这会,他又明白无误的知道,这一百多元是白花了,没有起到任何警示和提醒作用。

正在他内心无比懊恼的时候,他听见大家对面、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徐厂长说:“不管怎么说,小许还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也是个可以培养的年轻人。我有个想法,销售科可以增加一个副科长,让小许担任销售科的副科长吧。当然,这个得上会研究。另外,小许买的这三瓶酒,给报销了,不能让他自己掏钱。小王,你等会把这三瓶酒摆放在咱们的产品展示室里,和那些各处找来的酒盒样品、酒瓶样品放一块,以后推出新品,设计包装、选择酒瓶时能起到参考作用。”

徐厂长说完这番话,许宏涛内心多少有些释然,他确实是个好人。许多年后,许宏涛反复观看《易中天品三国》时,想起这天的事,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一,好人并不一定是个好领导。二,这天自己并不太成熟的想法,是自己1.0版的隆中对。也是自己事业蓝图的雏形。

许宏涛有些沮丧,但他内心在说服自己,无论如何,在脸上不能表现出来,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遇到任何一件或喜或悲的事,都不能轻易的把内心的想法表现在脸上。甚至要深深地藏起来,让人看不到你内心的所思所想,这样是最好的。

这时候,众人都嘻嘻哈哈地说起了别的事,许宏涛也参与到其中,偶尔补充一两句。别人笑时,他也笑得很灿烂,甚至很夸张。他在努力表现出一种大度,一种豁达。他在内心深处,也在不断告诫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有志向,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也确确实实得有大的胸襟和情怀,如果小肚鸡肠,自己难受不自在,也会引起别人反感。

坐了一会儿之后,柳中强对许宏涛说:“赶紧谢谢徐厂长和王厂长他们,让他们忙,咱们走吧。”

许宏涛站起来笑嘻嘻的对徐厂长说:“徐厂长,谢谢您对我的关心,我这人还不成熟,说错了的地方,请你谅解。”

徐厂长说:“小伙子人很不错,聪明好学,有上进心,值得培养。”

许宏涛又转向王副厂长说:“感谢王厂长,我的工作您还得多指导,多批评。”

王副厂长哈哈大笑,说:“这小伙子聪明,也有责任心,好好干,一定会大有出息的。”

许宏涛转向小王,和小王相视一笑,跟柳科长出了门。

到了柳中强的办公室门口,柳中强说:“走,进去坐坐。”

于是,许宏涛跟随柳中强进了他的办公室。

柳中强说:“我给你泡杯茶?”

许宏涛说:“不用了,谢谢你。其实,我心里特别清楚,还是你对我好。”他还想说些什么,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他知道,如果说得太彻底,或太露骨,有拍马屁之嫌。再说,在这个骨节眼上,多说不好,会让人觉得厂领导没有釆纳他的建议,他因此而耿耿于怀。

柳中强给自己杯里倒好水,许宏涛递过烟去,并且顺势点着,又给自己点上一支,两人美美地吸起烟来。

一时间,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各自在吸着烟,仿佛陶醉于其中。

还是柳中强先开了口,他说:“咱们的企业性质你是清楚的,是县上投资一大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建起来的。在解放前,丘泉镇上是有一家烧酒的私人作坊,规摸也不是很大。解放以后,也不知是公私合营了,还是被充了公,反正是公家经营着。到了五十年代末,粮食紧张,人都没啥吃,酒厂就关闭了。七十年代开始逐步恢复,到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后,开始建厂,这才算走上了正规的发展之路,能走到如今,不但没有亏损,每年还小有盈余,这就很不错了。”

柳中强说完这些,望了望许宏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