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明外传之携现代智统乱世天 > 第141章 东瀛困局,幕府谋变

第141章 东瀛困局,幕府谋变(2/2)

目录

一日,山林深处,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使得林间光线昏暗。一群朝鲜义士秘密集会。山林间静谧幽深,唯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和虫鸣声打破寂静。为首的金大勇怒目圆睁,脸庞因愤怒而涨得通红,他身材魁梧,肌肉紧绷,紧握拳头,关节泛白,吼道:“倭人欺人太甚!吾等岂能坐以待毙?当团结一心,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烧杀抢掠,抓我同胞充军,让我们家破人亡,此仇不报,枉为朝鲜男儿!”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山林间回荡。

众人纷纷响应,群情激奋,热血在他们的胸膛中沸腾。有人挥舞着手中的锄头,有人紧握着自制的长矛,叫嚷着要与日军拼个你死我活。当即,他们围坐在一起,仔细谋划对日军的突袭行动。有人提议袭击日军的军营,但考虑到军营防守严密,风险太大;有人建议伏击日军的巡逻队,可收获有限。经过一番商议,目标锁定为日军位于城外的一处粮草辎重仓库。这座仓库储存着大量的粮食与物资,是日军在当地的重要补给点,若能成功袭击,既能打击日军的士气,又能补充义士们的物资。

他们详细讨论了行动的细节,包括何时出发、如何潜入、怎样分工、撤退路线等。金大勇分配任务:“朴三,你带领一队人在仓库外围负责警戒,一旦发现日军支援,立刻发出信号;李二,你带着擅长攀爬的兄弟,从仓库后面翻墙进去,解决守卫;其他人跟我一起,等里面得手后,迅速搬运物资,记住,我们的目的是打击敌人,保存自己,不可恋战。”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与此同时,德川家光接到国内急报,部分藩国出现小规模百姓一揆。原来是一些贪婪的大名与豪商相互勾结,利用减免赋税之机中饱私囊。他们虚报税额,将本该减免给百姓的赋税装进自己的腰包,还强占百姓的土地,致使百姓生活毫无改善。德川家光听闻后怒不可遏,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震落在地,摔得粉碎:“这些蛀虫,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他们不思报国,反而趁机敛财,国法难容!”当即命令奉行所彻查此事,派出得力的官员前往各地藩国,调查真相,严惩不法之徒,以平息国内的民愤。

外交方面,派往满清的使者传回消息,满清内部因洪承畴与孝庄太后的权力争斗陷入混乱。朝堂之上,官员们分成两派,互相攻讦,政令不通。军队也因内部矛盾,士气低落。暂时无暇顾及日本在朝鲜的动作,但也警告日本莫要过度扩张。德川家光听闻,嘴角浮起一丝冷笑,眼中满是不屑:“他们自身尚且难保,竟还敢出言警告。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话虽如此,德川家光心中明白不可掉以轻心。他一面严令加紧对朝鲜占领区的资源榨取与统治强化,在各个城市设立关卡,盘查过往行人,防止物资外流与反抗力量的串联;一面密切留意满清与周边国家动向,在边境地区增设哨所,派遣间谍收集情报,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在日本国内,随着商业的逐渐发展,一些新兴的商人团体开始崛起。他们组建商会,联合起来对抗传统的商业势力与地方豪强。这些商会不仅在国内贸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还试图开拓海外市场,与满清、大明共和国乃至南洋诸国建立贸易联系。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面临着来自各方的阻力。传统的大名们担心商业的发展会削弱他们的经济基础,对商会进行打压;海外贸易中,又受到海盗的威胁与其他国家贸易壁垒的限制。

在朝鲜,日本士兵的残酷镇压并没有使反抗力量屈服。金大勇带领的义士们成功袭击了日军的粮草辎重仓库后,名声大噪,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加入到反抗队伍中来。他们熟悉地形,利用山林、河流等自然环境与日军周旋,开展游击战术。今天在山谷中伏击一小股日军,明天又在夜晚突袭日军的哨所,让日军防不胜防。而被抓去的壮丁,有的在训练时寻机逃脱,加入反抗军;有的则在战场上临阵倒戈,使得日军内部人心惶惶。日军为了应对反抗力量,不得不分散兵力,四处围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周旋中,日本的外交奉行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大明共和国的谈判陷入僵局,大明共和国对日本在朝鲜的侵略行为表示谴责,要求日本撤军,并提高了与日本的贸易关税。与南洋诸国的交流也不顺利,南洋诸国担心日本的扩张会威胁到他们的安全,对日本的贸易提议持谨慎态度。

整个东亚局势,犹如暴风雨前的海面,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在这片土地上纵横捭阖,利益纷争不断。日本在德川家光的领导下,试图突破困局,实现其称霸东亚的野心;朝鲜人民在苦难中挣扎,为了自由与尊严奋起反抗;满清在内部权力争斗中摇摇欲坠,却仍试图维持其在东亚的影响力;大明共和国则在观望中寻找着自身的利益平衡点。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将被卷入这场历史的洪流之中,命运悬于一线。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还是底层的普通百姓,都无法预知自己未来的命运,只能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奋力前行,或成为历史的推动者,或沦为时代的牺牲品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