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荣城市探案 > 新的案件250

新的案件250(1/2)

目录

07:45 防汛局退休办

老张推开掉漆的木门时,档案柜顶上扑簌簌落下几片墙皮。十年前退休的保管员老周正在泡脚,搪瓷盆里漂着泛黄的《防汛值班表》。

"这鼎啊,当年说是镇水龙王用的。"老周甩着脚上的水珠,从床头铁盒里摸出张1995年合影,"瞧见这穿中山装的不?省里派来的张工,非要在三号闸基埋铜器,说是什么'以金克水'。"

照片边缘有块指甲盖大小的反光,小吴用显微镜头怼上去——竟是台九十年代罕见的理光相机,镜头盖上刻着"tb-37物资科"。老周突然拍腿:"想起来了!那年沉鼎仪式后,张工给每个工人发了双回力鞋,鞋底都刷着红漆!"

09:30 市局痕检实验室

小林对着显微镜调整焦距,防汛局工作服纤维突然显露出规律性压痕。"这不是普通褶皱!"她将样本放入比对仪,数据库跳出匹配结果——与海军舰艇缆绳的绞盘纹完全一致。

老秦拎着法医室的大肠模型闯进来:"死者指甲缝的铜锈成分出来了……"话音未落,模型突然散架,硅胶脏器滚到正在做光谱分析的青铜鼎残片旁。

"等等!"小吴抄起镊子夹起片硅胶肝叶,"颜色和鼎内沉积物分层完全吻合!"众人围过来才发现,硅胶脏器剖面竟无意中模拟出铜离子沉积的人体代谢路径。

11:15 临江造船厂旧址

老杨扒开芦苇丛,生锈的龙门吊下横着半截船体。铆钉孔里塞着已经钙化的麻绳,船尾残存的舷号被酸蚀出"tb-37"的轮廓。

"这船改过结构。"技术员敲着船壳,"肋骨间距比同型号货轮窄20公分,足够藏下……"电钻突然打穿夹层,涌出大量黑色颗粒物——经检测为1995年市面流通的稻花香米,与防汛局当年采购的"防汛特供粮"批次相同。

船厂看门老头蹲在岸边抽烟:"这船95年大修过,来了帮穿白大褂的,在船舱焊了好多铜管子。"他抖出包"红梅"香烟,锡纸内侧用圆珠笔画着类似鼎纹的流程图。

14:00 仁和堂药材仓库

三十个麻袋的"陈皮"正在过筛,老张突然按住传送带:"停!这哪是陈皮?"他撕开块黑褐色块状物,断面露出海军制服的深蓝色纤维。

"防汛局让我们处理的陈年布料!"陈掌柜的助听器啸叫起来,"说是药材防潮需要……"

老杨在账本堆里翻出本《中药材炮制规范》,内页被掏空成暗格,塞着张1998年电汇单——收款方是某海外离岸公司,附言栏写着"tb-37三期工程尾款"。汇款单边缘粘着半片干枯的江藻,品种与童尸口腔残留物一致。

16:20 临江水文站

老秦盯着流速仪数据皱眉头:"三号闸门近十年水位记录有37处人为涂改。"他展开1998年7月15日的原始记录纸,潮汐曲线在凌晨两点突然陡降——换算成水量,正好是青铜鼎体积的三十七倍。

档案员老钱在水渍斑斑的值班日志里发现端倪:"每次水位异常后都备注'祭祀效果显着',这行字用的是1985年停产的英雄牌蓝黑墨水。"他摘下老花镜哈气擦拭时,镜片突然映出窗外码头——某艘渔政船的吃水线位置,与涂改后的水文数据高度吻合。

19:10 刑侦大队审讯室

防汛局前财务科长王某转着一次性纸杯:"我就是个做账的,领导让把铜鼎款做成'防汛物资损耗'……"他突然盯着单向玻璃冷笑,"当年经侦科老刘也问过这话,第二年就调到水库管鱼苗去了。"

老张把一摞发票拍在桌上:"买五十吨朱砂说是'防洪沙袋染色剂'?"王某端起纸杯泼向物证,泛黄的票据突然显出荧光字迹——"每吨返点37%"的字样在紫外线下无所遁形。

"你们敢查吗?"王某扯开衬衫露出胸口疤痕,"这枪伤是95年在tb-37货轮上留的,病例还在军区总院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